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1.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平稳低速增长特征,采购量快速上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6%,整体呈现平稳低速增长特征。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6%,整体呈现平稳低速增长特征。

数据来源:健信超导招股书、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行业出现短暂调整,市场规模有所回落,这主要与当年医疗反腐工作深入开展有关,部分医疗机构的设备招投标项目出现暂停或暂缓,导致采购需求受到抑制。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降至621台,同比下滑3.87%。进入2024年后,随着招投标工作恢复正常运行,叠加前期被压制的需求集中释放,以及各地医疗设备更新政策的陆续出台,行业采购需求呈现强劲反弹,全年采购量大幅攀升至853台,同比增幅高达37.36%,展现出良好的恢复性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行业出现短暂调整,市场规模有所回落,这主要与当年医疗反腐工作深入开展有关,部分医疗机构的设备招投标项目出现暂停或暂缓,导致采购需求受到抑制。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降至621台,同比下滑3.87%。进入2024年后,随着招投标工作恢复正常运行,叠加前期被压制的需求集中释放,以及各地医疗设备更新政策的陆续出台,行业采购需求呈现强劲反弹,全年采购量大幅攀升至853台,同比增幅高达37.36%,展现出良好的恢复性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比地招标网、观研天下整理

2.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为国内市场主流产品,1.5T及3.0T机型呈现明显的市场下沉趋势

磁共振成像设备根据主磁场产生方式可分为常导型、永磁型和超导型三大类。其中,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凭借其卓越的磁场稳定性、高信噪比、优异分辨率和成像质量等优势,已成为国内市场绝对主流,2024年装机量占比超过90%。在该类型设备中,1.5T和3.0T机型构成市场主力,2024年分别占据全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装机量的53.9%和38.3%。

磁共振成像设备根据主磁场产生方式可分为常导型、永磁型和超导型三大类。其中,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凭借其卓越的磁场稳定性、高信噪比、优异分辨率和成像质量等优势,已成为国内市场绝对主流,2024年装机量占比超过90%。在该类型设备中,1.5T和3.0T机型构成市场主力,2024年分别占据全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装机量的53.9%和38.3%。

数据来源:健信超导招股书、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起,国家卫健委取消对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配置管理后,叠加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政策推动,1.5T及3.0T磁共振成像设备均呈现明显的市场下沉趋势。3.0T磁共振成像设备原本主要服务于三甲医院和科研机构,现已逐步向其他三级医院渗透;而更具性价比优势的1.5T磁共振成像设备,目前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已实现广泛应用,同时正在向县级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推广普及。

3.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高度集中,呈现“三足鼎立”格局,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提升

磁共振成像设备作为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具有显著的技术壁垒。长期以来,西门子、GE医疗和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巨头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在我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国产替代战略的纵深推进,以联影医疗、万东医疗、东软医疗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国产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市场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国产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21.42%提升至2024年的31.2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产设备已从最初的中低端市场逐步向高端领域拓展,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磁共振成像设备作为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具有显著的技术壁垒。长期以来,西门子、GE医疗和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巨头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在我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国产替代战略的纵深推进,以联影医疗、万东医疗、东软医疗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国产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市场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国产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21.42%提升至2024年的31.2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产设备已从最初的中低端市场逐步向高端领域拓展,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数据来源:比地招标网、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高度集中,2024年CR3超过70%。其中,西门子以25.9%的市占率位居榜首,国产龙头联影医疗以24%的占比紧随其后,GE医疗则以21.8%的份额排名第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作为国产领军企业,联影医疗表现亮眼,其通过自主研发突破超导磁体设计、梯度线圈制造等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1.5T、3.0T、5.0T等多款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产品,满足从基础临床诊断到高端科研等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本土化服务优势,其市场份额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0年的11.8%跃升至2024年的24%,市场排名从第四位强势上升至第二位,相继超越飞利浦医疗和GE医疗两大国际巨头。

目前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高度集中,2024年CR3超过70%。其中,西门子以25.9%的市占率位居榜首,国产龙头联影医疗以24%的占比紧随其后,GE医疗则以21.8%的份额排名第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作为国产领军企业,联影医疗表现亮眼,其通过自主研发突破超导磁体设计、梯度线圈制造等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1.5T、3.0T、5.0T等多款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产品,满足从基础临床诊断到高端科研等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本土化服务优势,其市场份额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0年的11.8%跃升至2024年的24%,市场排名从第四位强势上升至第二位,相继超越飞利浦医疗和GE医疗两大国际巨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磁共振成像设备普及水平偏低,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普及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这一差距恰恰预示着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每百万人磁共振成像设备配置量仅为13.2台,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30台以上的配置水平。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医疗投入持续增加,叠加国产设备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化,未来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发展空间可观。根据预测,2024-2028年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规模将以5.6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到2028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级诊疗政策深入实施和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的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对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潜在需求将逐步释放,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普及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这一差距恰恰预示着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每百万人磁共振成像设备配置量仅为13.2台,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30台以上的配置水平。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医疗投入持续增加,叠加国产设备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化,未来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发展空间可观。根据预测,2024-2028年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规模将以5.6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到2028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级诊疗政策深入实施和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的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对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潜在需求将逐步释放,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数据来源:健信超导招股书、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beplay下载软件 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beplay下载软件 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疾病与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长、医生精准诊疗理念增强以及产品技术持续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的17.6亿元,实现了34.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近年来,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宠物猫饲养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经济条件改善增强了宠物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单身人群扩大及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更多陪伴需求。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宠物猫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猫三联疫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PCI行业:患者人群基数大且仍在增长 精准PCI已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和患病人数的持续上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达到了0.27亿人。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预计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仍持续增高,到2030年我国这一患者人群将达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