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异丙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与有机溶剂,应用覆盖医药中间体、农药、电子清洗等多个领域。我国其生产以丙酮加氢法为主,近年产能和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
值得关注的是,电子清洗领域所需的电子级异丙醇需求强劲,然而该产品技术壁垒高、资金与认证要求严苛,国内自主供应能力不足,仍依赖进口。好在国内企业正积极突破瓶颈,相关产能项目持续推进,有望逐步摆脱进口依赖。此外,国内产能过剩背景下,出口成为重要疏解途径,但出口市场表现不佳,2025年1-9月同比下降18.56%。
1.异丙醇应用范围广泛,生产工艺以丙酮加氢法为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异丙醇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异丙醇(IPA)又名2-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类似乙醇的刺激性气味,可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与有机溶剂,其用途广泛,涵盖医药中间体、农药、涂料、油墨、电子清洗剂及有机合成等多个领域。
异丙醇应用领域情况
| 应用领域 | 主要用途 |
| 医药中间体 | 异丙醇是制备医药中间体的重要原料,常用于合成药物、制备酯类药物等。 |
| 农药 | 异丙醇可用作农药的溶剂和稀释剂等。 |
| 涂料 | 异丙醇可以作为涂料中的溶剂,调整涂料颜色和质地,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和延展性。 |
| 电子清洗 | 在光伏行业中,电子级异丙醇用于单晶太阳电池片的表面清洗;在半导体制造中,电子级异丙醇用于晶圆表面清洗等工序;在液晶面板行业,电子级异丙醇用于玻璃基板清洗等。 |
| 油墨 | 异丙醇在油墨中可以用作溶剂和调节剂等。 |
| 有机合成及其他 | 异丙醇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于生产多种有机化合物和中间体,如甲基异丁基酮、异丙胺、异丙醚、二异丁基酮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异丙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水合法、丙酮加氢法和醋酸异丙酯法三种。
其中,丙酮加氢法凭借工艺流程短、“三废”排放少、能耗低、设备腐蚀轻以及产品纯度高等综合优势,成为我国异丙醇最主要的生产方法,2023年其产能占比超过80%。丙烯水合法作为发展较早的传统路线,仍是我国第二大生产工艺,同年产能占比为19.86%。而醋酸异丙酯法受限于技术成熟度与经济性,产业化进程缓慢,截至2025年9月,该技术路线暂未有规模化生产装置投入实际运行。
异丙醇生产工艺情况
| 项目 | 丙烯水合法 | 丙酮加氢法 | 醋酸异丙酯法 |
| 原材料 | 丙烯、水 | 丙酮、氢气 | 醋酸、丙烯 |
| 优势 | 技术成熟:为工业化早期应用的传统工艺;反应温和:生产过程相对安全可控等 | 工艺流程短:反应步骤少,操作相对简单;产品纯度高:可直接得到高纯度异丙醇;“三废”少、能耗低、设备腐蚀轻等 | 联产优势:可同时生产异丙醇和乙醇;环境友好:生产过程相对清洁等 |
| 弱势 | 设备腐蚀:生产过程中会对设备造成腐蚀;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环保压力 | 原料依赖性:盈利能力受上游酚酮装置的丙酮供应和价格影响大等 | 技术还不够成熟,产业化的进展相对较慢;技术门槛高:对工艺控制和设备要求较高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乙醛醋酸化工杂志、观研天下整理
3.异丙醇产能和产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近年来,我国异丙醇行业产能总体呈扩张态势,2024年产能达到122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7.96%,当年新增产能全部来自丙酮加氢法工艺装置。这一产能扩张趋势,主要得益于酚酮产业链配套完善带来的原料保障与工艺成熟度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我国异丙醇产量也整体保持上升势头,2024年大幅增长至63.9万吨,同比增幅达36%。产量高增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是大连恒力装置2023年底投产、青岛海湾装置2024年1月投产,新产能在2024年集中释放;二是行业整体开工率提升,头部企业通过工艺优化有效提高了装置运行效率;同时下游医药中间体、电子清洗等领域需求增长,叠加出口市场回暖,共同拉动了产量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电子级异丙醇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国内企业积极推进项目突破供应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电子清洗领域所需的电子级异丙醇,需求表现十分强劲。电子级异丙醇又称超纯异丙醇,具有纯度高、质量要求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同时具备溶解力强、挥发快、材料兼容性好等优势,是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湿电子化学品。在具体应用中,它可用于光伏行业单晶太阳电池片的表面清洗,半导体制造中晶圆表面清洗等关键工序,以及液晶面板行业玻璃基板清洗等。随着光伏、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叠加晶圆产能快速扩张,电子级异丙醇的市场需求正持续上升。
不过,电子级异丙醇行业存在极高的技术壁垒,且对资金和认证要求严苛,目前国内自主供应能力不足,仍依赖进口。好在国内企业正积极突破瓶颈,相关产能项目持续推进,有望逐步摆脱进口依赖。例如,2025年8月,博洋微电子(铜陵)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超高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迎来里程碑——G5级异丙醇(IPA)正式启动试生产。其首批产品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0ppt,不仅满足8-12英寸晶圆制造的严苛标准,更标志着国产高纯化学品成功打破日韩企业垄断,为3nm/5nm先进制程清洗工艺提供了本土支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同年9月,江苏安瑞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高纯气体及电子化学品新建项目(一期)进入受理公示阶段,建成后将新增电子级异丙醇产能1万吨。此外,江苏兴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电子级异丙醇项目也在加紧建设,预计2025年底前竣工投产,进一步助力国产电子级异丙醇产能提升与进口替代步伐加速。
4.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出口市场总体表现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2019-2024年产能利用率始终低于60%,但电子级等高附加值产品仍依赖进口。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异丙醇进口量整体维持在4万吨以上,2025年1-9月进口量约为4.04万吨,同比微降0.25%。面对国内产能过剩、消化能力有限的情况,出口成为重要疏解途径,然而近年我国异丙醇出口市场总体表现不佳,出口量呈波动下滑趋势,2025年1-9月出口量约为11.19万吨,同比下降18.5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