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前言: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红茶出口额和均价同步进入下滑通道,出口量则在2025年1-8月迎来短期回升。

1.红茶是我国第二大茶类,品种丰富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红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属全发酵茶,在六大茶类中产量与产值均位居第二。2024年数据显示,其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4.58%,产值占比达16.49%。我国红茶种植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涵盖祁红、滇红、霍红、苏红、越红、湖红、川红、英红、宁红等多个品种。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属全发酵茶,在六大茶类中产量与产值均位居第二。2024年数据显示,其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4.58%,产值占比达16.49%。我国红茶种植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涵盖祁红、滇红、霍红、苏红、越红、湖红、川红、英红、宁红等多个品种。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2.红茶产量和产值持续提升,生产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

近年来,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红茶产业的政策支持,我国红茶产量实现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40.43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5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99%。同期,红茶产值同步提升,2024年达到530.75亿元,同比增长2.12%。

近年来,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红茶产业的政策支持,我国红茶产量实现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40.43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5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99%。同期,红茶产值同步提升,2024年达到530.75亿元,同比增长2.12%。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红茶生产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主要分布于西南、华东、华中和华南四大产区。2022年,这四大产区合计占全国红茶总产量的95%以上。其中,西南地区为全国最大红茶产区,产量占比超过30%;华东和华中也为主要产区,占比分别为26.90%和22.00%,共同构成我国红茶供给的核心格局。

我国红茶生产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主要分布于西南、华东、华中和华南四大产区。2022年,这四大产区合计占全国红茶总产量的95%以上。其中,西南地区为全国最大红茶产区,产量占比超过30%;华东和华中也为主要产区,占比分别为26.90%和22.00%,共同构成我国红茶供给的核心格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3.多驱动因素助推红茶内销稳健发展,茶叶消费结构向红茶倾斜,价格呈回升态势

近年来,我国红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从2020年的31.48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8.36万吨,内销额由500.85亿元上升至578.49亿元,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活力。这一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动:其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红茶所具有的暖胃、抗氧化等健康属性愈发受到关注,契合现代健康消费趋势。其二,消费场景持续多元化,涵盖日常饮用、商务接待和礼品市场等多重需求。

其三,渠道建设日趋完善,电商平台与社区团购扩大了市场覆盖面,线下门店则通过体验升级增强了服务能力。其四,茶文化推广活动的深入开展,如红茶品鉴会、产地溯源直播等,有效提升优质红茶品牌影响力。其五,红茶品类创新不断,花果香红茶、冷萃红茶等适配年轻人口味的新品类持续涌现,进一步拓展了市场增量空间。

其三,渠道建设日趋完善,电商平台与社区团购扩大了市场覆盖面,线下门店则通过体验升级增强了服务能力。其四,茶文化推广活动的深入开展,如红茶品鉴会、产地溯源直播等,有效提升优质红茶品牌影响力。其五,红茶品类创新不断,花果香红茶、冷萃红茶等适配年轻人口味的新品类持续涌现,进一步拓展了市场增量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的趋势。与此同时,在经历2021年的短期回调后,我国红茶内销均价自2022年起进入恢复性增长通道,至2024年已回升至150.80元/千克,不过仍低于2020年159.09元/千克的峰值水平,显示价格修复仍在持续。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的趋势。与此同时,在经历2021年的短期回调后,我国红茶内销均价自2022年起进入恢复性增长通道,至2024年已回升至150.80元/千克,不过仍低于2020年159.09元/千克的峰值水平,显示价格修复仍在持续。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观研天下整理

4.红茶出口均价走跌下,出口额接连下滑

我国红茶市场长期呈现内销主导格局,出口规模相对有限,近年出口量始终维持在3.5万吨以下。在经历2023年与2024年连续两年下滑后,2025年1-8月出口量出现回暖,累计出口1.66万吨,同比增长6.41%。然而,受出口均价持续走低影响,自2022年起红茶出口额呈持续收缩态势。2025年1-5月出口均价已降至3.93万元/吨,较2024年同期的5.10万元/吨下跌22.94%,出口额约6.53亿元,同比减少18.07%,反映外需市场仍面临价格压力。

我国红茶市场长期呈现内销主导格局,出口规模相对有限,近年出口量始终维持在3.5万吨以下。在经历2023年与2024年连续两年下滑后,2025年1-8月出口量出现回暖,累计出口1.66万吨,同比增长6.41%。然而,受出口均价持续走低影响,自2022年起红茶出口额呈持续收缩态势。2025年1-5月出口均价已降至3.93万元/吨,较2024年同期的5.10万元/吨下跌22.94%,出口额约6.53亿元,同比减少18.07%,反映外需市场仍面临价格压力。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