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供需状况剖析


  一、近几年国内整体植物油的供应以及需求



  我国植物油的供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国内的产量,二是油脂的直接进口和油籽的进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内大豆压榨能力的快速增长,我国大豆的进口数量也直线上升,1999/2000年度我国大豆的进口首次超过1000万吨,较1998/1999年度的进口量385.8万吨大幅增长,但在随后的几年里,我国大豆的进口基本上稳定在1000万一1300万吨之间。此间其余油脂油料的进口也大多稳定,豆油和菜油的进口受配额管制的影响,大多处于相对低的水平,加之国内油籽产量变化不大,因此国内整体植物油的新增供应基本维持在1350万一1400万吨之间,如果不考虑国内库存的变化,那么每年人均植物油的消费量在10.5—11公斤之间变动,变化并不大。



  2002年我国加入WTO,我国油脂配额量也相应增长,因而2002/2003年度国内油脂油料的进口迅猛增长。国内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2143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1.06倍;豆油进口171.6万吨,而上一年度进口量为36.9万吨;菜籽进口因国际价格较高而急剧减少,只有5万吨;菜油进口11.5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1.4倍;棕榈油进口总量达到310.7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53.8%。加上国产油籽,当年国内植物油新增供应总量达到83.4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31.2%,增长数量为425万吨。由上面的进口数据可以看出,进口增长的品种主要是大豆、豆油和棕桐油,而这几个品种也是近几年国内主要的油脂油料进口品种。



  尽管2002/2003年度国内植物油新增供应大幅增长,但当年国内油脂市场价格强劲上涨,在供应增长的同时价格大幅上涨,市场不得不以消费大幅增长来解释这个现象,根据当年的供应和需求,我们得出了国内人均年油脂消费达到13.5公斤的结论,较上一年度猛增2.5—3公斤。不论这个消费数字准确与否,它至少可以给当时国内供应增长而价格却大幅上涨一个合理的解释。



  二、国内豆油和菜油消费的变化



  在我国大量进口大豆和豆油之前,菜油是我国消费量位居第一的植物油,油菜籽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长期以来,菜油主要的消费区域是长江流域一带,而这一地区也是我国主要的油菜籽种植区,豆油的主要消费地区是在北方。但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大豆压榨厂的快速崛起,豆油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也逐步提高,豆油对传统菜油市场的渗透也逐步加强,菜油传统的消费地位在弱化。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油脂配额不断增长,国内豆油的进口大幅增长,而与此同时,菜籽和菜油的进口却因国际油菜籽和菜油的价格高企而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此消彼涨,国内豆油的市场份额在2002/2003年度发生决定性变化,豆油一跃成为国内第一大油脂消费品种,同时也成为影响国内油脂行情的首要品种。



  2002/2003年度,我国进口大豆2143万吨,进口豆油171.6万吨,国产大豆1651万吨,按国产大豆50%用于榨油计算,2002/2003年度我国豆油新增总供应量达到689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近一倍。2003/2004年度我国大豆进口有所减少,为1693.1万吨,国产大豆产量为1540万吨,但豆油进口达到273万吨,当年豆油新增供应达到700万吨左右。如果不考虑期初和期末库存,国内豆油每月的平均消耗量在55万-58万吨之间。



  三、市场最终要反映供需



  2002/2003年度国内油脂供应大幅增长但价格却爆发性上涨,当时我们只能用国内的需求大幅增长来解释,而且当时这种对消费的估计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但现在看来,这种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完全接受。固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油脂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人均年消费在一年内增长近3公斤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2002/2003年度国内油脂价格大幅上涨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外盘的大幅上涨,如果不是CBOT大幅上涨的带动,当时国内价格也不会出现两天上涨近千元的走势。价格的大幅上涨引发了贸易商的恐慌性囤积库存的行为,加之国内小包装油行情的迅猛发展,因此国内的隐性库存、食品库存也随之增加,加之中间商的囤积行为,给市场的感觉就是需求迅猛增长。当然,我们不否认国内油脂消费的增长,毕竟我国人口基数非常大,油脂消费的弹性较大。



  2003/2004年度,国内油脂油料的进口继续呈现较高水平,2004年外盘自高位大幅下滑,国内油脂价格也跟随大幅下跌,价格行为最终对供需有所体现。2003/2004年度国内新增油脂供应量为1881万吨左右,如果不考虑库存效应,人均需消费14.5公斤/年才能完全消化这部分的新增供应,而显然当时国内人均食用油消费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因此当时年度国内供应充足的现象比较突出。当然,国内油脂价格的大幅下降和外盘的熊市行情是密切相关的。



  今年以来,国内油脂市场需求始终难以有效启动,即使外盘的大幅反弹也不能有效拉动国内价格,这同样也是对当前年度国内供应和需求的体现。截止到5月份,2004/2005年度我国进口大豆1562.3万吨,豆油113.7万吨,菜籽31.6万吨,棕榈油256万吨,菜油18.7万吨。如果后续月份的进口能延续这种势头,则2004/2005年度国内大豆进口可能达到2450万吨左右,豆油进口也可能达到200万吨左右,棕榈油进口可能达到390万吨左右。算上菜籽和菜油的进口,国内2004/2005年度新增油脂供应量将达到2080万吨左右,较2003/2004年度增长近200万吨。



  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年国内油脂市场较为疲弱,即使外盘的大幅反弹也不能有效拉动国内价格的反弹,关键的原因是国内供应持续增长,而需求在国内宏观调控等政策影响下没有跟上供应增长的步伐。



  四、总结国内植物油的供需,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我国是油料资源短缺的国家,国产油料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国内植物油供需存在一定的缺口,需要大量进口油脂油料来填补。随着我国农产品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进口油脂油料在国内市场的供应比重也逐步增加,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多数时候国内市场仍将跟随外盘而波动。



  2、随着国内沿海地区大豆压榨能力的急剧膨胀,大豆进口持续增长,加上国内豆油进口的增长,豆油的消费量增长迅速,已经成为国内首位的油脂消费品种。



  3、2003年国内油脂价格大幅上涨,固然和我国油脂的需求增长有一定关系,但外盘的大幅上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肯定,没有当时外盘大幅反弹的支撑,国内价格不可能出现当年的涨幅。小包装油的增长、中间商的囤积也对当年“油脂需求增长”提供了表象支持。



  4、根据目前的供应和需求来看,国内油脂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内需求有被高估的可能。



  5、随着国内配额的逐步取消,国内油脂市场受外盘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而同时国内市场对国外市场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从根本上来看,国内市场行情最终会受制于国内的供需。从当前年度来看,国内供应充足,而需求表现不尽如人意,因此国内市场承受的压力较大。而今年需求表现不如往年,和贸易商拿货谨慎、不敢过多囤积库存有一定关系。从目前国内市场所承受的压力来看,后期油脂油料的进口有可能会出现减少的情况,以平衡国内的供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