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乳品工业今后发展趋势与建议

      内容提要:近几年,我国乳品工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仍是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国外近年来在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上异常活跃,其中生物技术、新的分离技术、新的分析技术在乳品工业__中开发和应用收效明显。

      乳品添加剂行业“十二五”规划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加强乳及乳制品的宣传,引导消费我国人民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水平所限,乳制品在食品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多数人没有食用乳及乳制品的习惯,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乳及乳制品的消费量更小。中国乳业及乳制品工业的发展,取决于消费市场的开拓,首先要加强宣传,普及乳及乳制品的营养知识,引导消费。要让消费者认识到喝牛奶的重要性和养成饮奶的习惯,让消费者认识到牛奶是最接近完善的营养食品,常饮用乳制品可改善人体素质、提高人体免疫力。

      提高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养牛规模小,且多为手工挤奶,卫生条件差,原料掺杂使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乳中的干物质含量较低,微生物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针对此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中国奶源建设的瓶颈在于能否提高整体水平,目前,国内奶制品销量增长高达30%,而奶牛增长幅度仅为10%,未来3—5年奶源短缺将成为一道门槛,“优质奶源做主”将引发中国乳业竞争新一轮大洗牌,要想出好奶,多出奶,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和优良的奶牛品种。

      2)建立乳及乳制品在线检测技术。在线检测有利于企业质量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进行跟踪,并及时进行调整;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我国乳品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但是,我国乳品企业对乳品的在线检测技术掌握很不够,这就要求企业以及科研人员较好地掌握乳制品的在线检测技术及其设备开发,包括化学方法检测、物理方法检测和微生物快速检测以及一些检测仪器的研制。

      3)建立乳品的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及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业生产管理的标准不规范,甚至欠缺,并且产品质量标准滞后。有些产品上市多年却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导致产品质量低下。因此,我国乳品要与国际接轨,推广HACCP,GMP,IS0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修订各种乳制品的企标、国标,尤其是乳制品国家标准要与国际接轨。

      调整产品结构我国乳品品种单一,主要是以奶粉为主,其他品种产量较少。因此,中国乳品也应在产品结构上进行大的调整。下列乳品品种的开发将很有市场前景:

      1)液体乳的开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液体乳的品种不多,应进一步开发液体乳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例如,各类强化乳、咖啡乳、巴氏杀菌奶、酸奶、配方奶、双歧。因子牛乳、果汁乳、蔬菜汁乳和专为孕妇或儿童设计的牛乳等。

      2)充分发挥初乳资源优势,开发初乳制品。牛初乳及其制品具有免疫调节、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胃肠道功能、延缓衰老、抗菌抑菌等多种功能,开发前景非常好。

      3)功能性牛乳(粉)。针对特殊人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研究开发功能性牛乳(粉),如低乳糖乳、初乳、免疫乳等。

      4)功能型发酵乳制品的开发及益生菌在乳制品的应用。如双歧乳制品、嗜酸乳杆菌制品等。

      5)乳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乳制品的精深加工。如免疫球蛋白、乳蛋白活性肽和乳铁蛋白等。

      6)其他。在较偏远的中等城市,如奶源较为集中,可充分利用廉价的奶源研制开发适合中国人口感和风味的奶酪以及工业用的干酪素,其副产物可制成乳糖粉、乳清粉以及不同标准的奶油和稀奶油;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以开发都市型奶业为主,如保鲜奶、各种发酵奶等液体奶。

      转变观念,实施名牌战略,走集团化的道路加入WTO后,“固守田园”的经营思想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经营观念,已不适应现代大市场的要求,因此要尽快转变观念,树立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乳业一体化的思维理念,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乳品企业要在内部建没上下工夫,要组建大的企业集团,树立名牌观念,采取措施,向集团化发展,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著名品牌。为此,要以名牌产品为龙头,打破地域界限,通过资产优化组合,建立企业集团,扩大品牌影响,提高竞争能力。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传统的乳品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已难以适应现代乳品工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高新技术,以加快乳品工业的发展步伐。

      近几年,我国乳品工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仍是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国外近年来在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上异常活跃,其中生物技术、新的分离技术、新的分析技术在乳品工业__中开发和应用收效明显。

(本信息摘自2010-2012年间调研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