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方药外流等政策影响下,我国零售药店市场持续扩容
在我国医药分家、处方药外流等多重政策影响下,零售药店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达9233亿元,2019-2023年CAGR为7.7%。2018-2024年我国零售药店处方药占比由52.0%提升至56.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零售药店市场地位提升,医药零售市场结构逐渐发生变化。2016-2023年我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占比由22.5%提升至29.3%,而公立医院终端销售占比从68.4%逐步下降至6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零售药店主要销售产品中药品类迎来发展机遇,而保健品类占比下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零售药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零售药店主要销售产品包括药品类、药材类、保健品类、器械类、非医疗类等。其中药品类随着我国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国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健康需求日益旺盛,迎来新的发展时期,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占比达78%,较2013年提升8个百分点。而保健品类占比下降,主要由于近年来医保局对于药店内医保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并实施了一系列的飞行检查,使得个人账户购买保健品的情况减少,且消费者自费意愿未显著增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传统线下药店市场逐渐饱和,线上渠道快速扩张给零售药店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零售药店分为线下药店和线上药店两类。传统线下药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享受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医保扩容以及全民覆盖的时代红利后,目前整体数量和市场已趋向饱和。而各大医药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改变加速了线上渠道的快速扩张,给零售药店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根据数据,2023年线上药店对整体药店的销售增长贡献度达78%,线上药店销售规模占比达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多重利空因素将逐步出清,零售药店市场有望不断向头部倾斜
近十年国内零售药店数量持续增多,至2023年已达到66.7万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格局分散。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零售药店CR3不足15%,远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受消费力疲软、比价政策实施、药品追溯码系统全面推行、统筹政策落地节奏滞后及新店扩张拖累利润等综合因素影响,2024年零售药店行业经营较为承压。展望2025年,随着比价平台冲击逐步消化、统筹政策加速落地、前期新开门店进入盈利周期,多重利空因素将逐步出清。预计行业拐点临近,具备规模优势和精细化运营能力的龙头药店有望率先实现业绩复苏,逐渐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零售药店行业头部企业简介
名称 | 简介 |
大参林 | 大参林深耕专业药房建设,共有652家双通道药店,为承接处方外流等医保改革政策红利,公司还在加紧布局院边店、DTP药房和门慢门特等专业服务场景,提升处方药销售。2024年大参林营业收入总额与增速均排名第一,全年营收264.97亿元,同比增长8.01%,业务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 |
益丰大药房 | 公司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全渠道承接医院处方外流模式,共有院边店688家,DTP专业药房318家,其中开通双通道医保门店259家,门诊统筹医保药房4600多家。 |
漱玉平民 | 持续推进降租控费、数字化工具使用、流程优化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2024年新增1698家门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增长4.13%,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2562.3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3.85%。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