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生育补贴再次加码!我国母婴行业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差异化与高端化发展加速

前言: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于2025年7月28日公布,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而本次国家育儿补贴符合国际标准,国家育儿补贴有利于提振相关母婴消费产业链,需求差异化与高端化发展将加速。

1、生育形势显示严峻

母婴行业和结婚、生育、新生儿紧密相关。2025年7月28日,中办、国办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按年发放。此《方案》实施的背后主要原因是国内生育形势显示严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5-49岁育龄妇女规模从1982年的2.5亿逐年增加至2011年的3.8亿峰值,之后以年均618.9万人的速度下降,到2022年已降至3.1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25年中国15-49岁育龄女性数量将比2020年减少1600多万人。

母婴行业和结婚、生育、新生儿紧密相关。2025年7月28日,中办、国办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按年发放。此《方案》实施的背后主要原因是国内生育形势显示严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5-49岁育龄妇女规模从1982年的2.5亿逐年增加至2011年的3.8亿峰值,之后以年均618.9万人的速度下降,到2022年已降至3.1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25年中国15-49岁育龄女性数量将比2020年减少1600多万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育龄女性减少,新生儿数量也在2012年之后进入下降通道,虽然2016年受“全面两孩”政策刺激出现短期回升,但之后连续跌7年,直接跌破1000万大关。2021年“三胎”政策实施,缓解了新生儿数量下滑的趋势,2024年我国新生儿数量同比增加52万,回升至954万,但可能是中国人“春季受孕”模式在2023年初受疫情冲击而堆积至2024年的结果。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生育政策不断完善,后续仍存加码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母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人口结构面临严峻挑战下,政府积极出台生育激励政策,并且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从2011年开始逐步实施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并在2021年5月31日提出三胎政策。随后,国家相继出台各项鼓励生育新政,包括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提供住房支持、教育医疗支持、税收优惠,发放生育补贴,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等各种积极政策。

中国逐步放开人口生育政策

年份 政策
1978-2001 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2011 “双独二孩”政策,规定夫妇双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孩
2014 “单独二孩”政策,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二孩
2016 “全面二孩”政策,每对夫妇都可生育二孩
2021 “三孩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2024 加强配套政策,包括教育医疗支持、住房支持、就业支持、生育补贴等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同时,国家层面相关配套支持政策逐步完善,支持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例如,2025年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从2025年1月1日起,每孩每年发放育儿补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

我国生育相关支持政策汇总

时间

事项

相关配套支持政策

2023

育儿补贴

各地均出台育儿补贴政策。山东省济南市政策规定,20231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江苏省政策规定,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给予50%的补贴,生育三孩的给予80%的补贴。20238月,国家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的扣除标准也从1000/月提高到2000/月,赡养老人标准从2000/月提高到3000/月。

2025728日,中办、国办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按年发放。

2024

辅助生殖

2024年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等十余地出台政策,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202410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为国家层面第一个托育服务价格政策文件。该通知通过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有效减轻人民群众托育整体负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托育需求。通知明确了普惠托育服务机构的范围,包括公办托育服务机构、社会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以及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等。

202410

体系化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20253

学前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地方政府积极跟随国家步伐,出台育儿补贴政策,主要覆盖二孩、三孩家庭,补贴总额在2000-20000元左右,较抚养成本而言仍显较少。例如,2025年3月,呼和浩特市发布育儿补贴政策,新生一孩/二孩/三孩家庭,对应可分别获1万元/5万元/10万元总额补贴,属全国范围中补贴金额较高的地区,同时配套义务教育阶段二孩入学“幼随长走”、“就近择优”,三孩及以上孩子入学可在全市自由选择等教育细则及产妇每日“一杯奶”补贴等措施,其他省市有望进一步跟进。

部分省市生育补贴政策

地区

补贴时限

每月(元)

每年(元)

一次性(元)

补贴总额(元)

攀枝花市

0-3周岁

二孩500

/

/

18000

三孩500

/

/

18000

石河子市

0-3周岁

二孩500

/

/

18000

三孩1000

/

/

36000

伊春市

0-3周岁

二孩500

/

/

18000

三孩1000

/

/

36000

荆门市

0-3周岁

三孩500

/

/

18000

大庆市

0-3周岁

二孩300

/

/

10800

三孩500

/

/

18000

济南市

0-3周岁

二孩600

/

/

21600

三孩600

/

/

21600

呼和浩特市

0-1周岁

/

一孩10000

/

10000

0-5周岁

/

二孩10000

/

50000

0-10周岁

/

三孩10000

/

100000

汉中市

0-3周岁

/

/

二孩2000

2000

/

/

三孩10000

10000

长沙市

0-3周岁

/

/

三孩10000

1000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从养育成本来看(即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中国的抚养成本相当于人均GDP的6.3倍,显著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仅次于生育率全世界最低的韩国。由此可见,中国生育补贴相关力度较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言存在更大的提升空间。

不同国家抚养一个孩子至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

国家 养育成本/人均GDP 数据年份
澳大利亚 2.08 2018
新加坡 2.10 2021
瑞典 2.91 2020
瑞士 3.51 2020
爱尔兰 3.57 2016
德国 3.64 2018
美国 4.11 2015
日本 4.26 2010
加拿大 4.34 2017
新西兰 4.55 2018
英国 5.25 2021
意大利 6.28 2021
中国 6.30 2022
韩国 7.79 201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国家育儿补贴有利于提振相关母婴消费产业链,需求差异化与高端化发展将加速

事实上,生育补贴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多呈回升态势。如郑州市2023年8月起推行生育补贴,2024年末人口出生率达8.75‰,同比增1.16‰;长春市于2023年10月起实施三孩生育补贴,其出生率于2024年达4.35‰,同比增0.52‰等。统计局官网也表示,2024年我国出生率由降转增,“各地生育支持政策逐渐落实”系主因之一。

而随着生育补贴政策实施落地,人口出生率回升,市场有望达到预期,我国母婴消费产业链或更多获益。

整体从市场来看,在补贴政策支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母婴产品消费能力提升等诸多因素促进下,我国母婴市场规模在挑战中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母婴市场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

整体从市场来看,在补贴政策支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母婴产品消费能力提升等诸多因素促进下,我国母婴市场规模在挑战中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母婴市场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90、95后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和精细化需求,母婴产品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总体呈现高端化和差异化的趋势。此外,新生代妈妈们对母婴护理、亲子摄影、医疗保健、儿童早教等内容和服务的细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母婴产品需求趋势分析

发展趋势

需求类型

产品类型

需求方向

差异化

便捷性需求

洗护

纯天然、有机概念、全方位洗护受青睐

出行

婴童防蚊防晒需求加剧,轻便推车、登机车、多胎车

棉品

恒温、感温睡袋

时尚需求

亲子风、IP联名款

高端化

高端品类奶粉

幼儿液态奶、羊奶粉、有机奶粉等。

有机辅食

助力眼部发育婴幼儿奶粉、健康果泥、磨牙饼干等

高端进口、轻薄纸尿裤

夏季、夜用、游泳、大童专用等多场景纸尿裤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生育补贴再次加码!我国母婴行业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差异化与高端化发展加速

生育补贴再次加码!我国母婴行业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差异化与高端化发展加速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于2025年7月28日公布,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而本次国家育儿补贴符合国际标准,国家育儿补贴有利于提振相关母婴消费产业链,需求差异化与高端化发展将加速。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水光针市场准入门槛提高 行业迈入“持证竞争”新阶段

我国水光针市场准入门槛提高 行业迈入“持证竞争”新阶段

我国水光针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面临着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水货假货充斥市场等行业乱象。近年来,随着医美行业监管持续强化,水光针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明显加快。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婴幼儿洗护行业分析:养育补贴政策频出+消费升级 驱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婴幼儿洗护行业分析:养育补贴政策频出+消费升级 驱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建国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鼓励生育、优化质量、计划生育、放开限制、促进生育、全方位配套支持等一系列变迁。在2016年以前,我国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受生育政策影响,波动明显,建国初期的生育潮,计划生育下生育率的稳步下行等均印证政策有效性;随着适应人口规模减少、养育成本的增加等因素,2017年以后生育率不断下行,放开政策“失灵

2025年05月20日
技术革命来袭!我国AI减肥行业需求庞大 数据与交互为发展关键 Fiture、KEEP等平台入局

技术革命来袭!我国AI减肥行业需求庞大 数据与交互为发展关键 Fiture、KEEP等平台入局

体重管理政策落地,催生出由健身器材、运动产品、减肥药物等生态构建起的千亿市场。而AI减肥随着技术的研究的深入与场景渗透的扩大,也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效果,多家健身平台纷纷布局AI减肥。但是要实现长久发展,数据与交互是AI减肥行业发展核心关键。未来,我国AI减肥行业逐渐以“精准、普惠、可持续”的方式,重塑体重管理的逻辑。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分析:竞争激烈刺激市场内卷 多地开启纳入医保定点试点

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分析:竞争激烈刺激市场内卷 多地开启纳入医保定点试点

在新生儿数量整体下降、行业乱象丛生、运营成本持续增加等背景下,我国月子中心行业盈利难度较大,竞争激烈刺激企业内卷。未来,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将趋向于多元化、数字化转型、市场更加细分等趋势。同时,当前多地将月子中心纳入医保定点试点(如上海),《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国标实施,有望纾解当前月子中心行业面临盈利困难、服务标准

2025年04月08日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我国体重管理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将大量释放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我国体重管理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将大量释放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此行动一旦实施,我国体重管理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尤其是代餐轻食、健身器材、运动APP、减肥药与减重手术等细分领域需求将得到极大的释放。

2025年03月14日
全球医美行业分析:吸脂术、肉毒素注射手术量较多 市场呈现五大特点

全球医美行业分析:吸脂术、肉毒素注射手术量较多 市场呈现五大特点

随着颜值经济发展,近年来全球医美数量进入增长阶段。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美容手术和非手术项目数量达到3490万例,同比增长3.4%,其中美容手术项目1581万例,同比增长5.5%。具体从项目种类来看,2023年,面部和头部的所有手术项目增长较快,手术量达到650万例,增长19.6%。手术项目中,吸脂术、隆胸术、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家庭维修行业现状分析:线上渗透率明显提升 但市场仍有诸多痛点

我国家庭维修行业现状分析:线上渗透率明显提升 但市场仍有诸多痛点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家庭维修行业市场规模7149亿元;线上家庭维修服务渗透率(按线上家庭维修行业的市场规模除以家庭维修市场总规模(市场规模按总交易额计算)计算)从2018年的3.2%上升至2023年的14.5%,预计2027年将上升至25.4%。

2024年1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