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需求增多带动EGFR靶向药物行业增长 EGFR-TKI三代为主流 四代竞争逐渐激烈

、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中占比最高,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主要靶点之一

肺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2020 年,全球肺癌占全部癌症种类的 11.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数量约占肺癌总数的 85%左右。

肺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2020 年,全球肺癌占全部癌症种类的 11.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数量约占肺癌总数的 85%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非小细胞肺癌常见驱动基因包括 EGFR、KRAS、c-MET、HER2 基因突变和 ALK/ROS1、RET 基因重排,其中 EGFR占比最高,是发现最早、研究最深入的一个靶点。数据显示,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EGFR 突变型占比约 51%,EGFR 野生型占比约 49%。

非小细胞肺癌常见驱动基因包括 EGFR、KRAS、c-MET、HER2 基因突变和 ALK/ROS1、RET 基因重排,其中 EGFR占比最高,是发现最早、研究最深入的一个靶点。数据显示,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EGFR 突变型占比约 51%,EGFR 野生型占比约 4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EGFR靶向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EGFR 是一组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家族的细胞表面受体,其活化后会激活下游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包括 PI3K-Akt、MAPK-Erk 等),产生细胞增殖效应。如果 EGFR 活化异常,可激活与肿瘤增殖、分化相关的基因,继而诱发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EGFR 抑制剂通过与内源性配体竞争结合 EGFR,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化,阻断 EGFR 信号通路,从而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 EGFR 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靶点之一。

国内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需求增多,带动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扩大

吸烟、空气污染、遗传、肺部疾病史等因素均有可能引起非小细胞肺癌,2020 年我国新增非小细胞肺癌人数 78.55 万人。随着非小细胞肺癌人数增长,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需求增多,带动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扩大。

根据数据,2016-2020年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市场规模从172 亿元增加至449 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 1186 亿元。

根据数据,2016-2020年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市场规模从172 亿元增加至449 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 1186 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8 年我国 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为 65.2 亿元。随着我国医生及患者肿瘤治疗理念改变、肿瘤个体化治疗伴随基因检测的普及、医保对于肿瘤靶向药物覆盖范围和及时性的提升,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将会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 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 182.7 亿元,2030 年我国 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 395.0 亿元。

2018 年我国 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为 65.2 亿元。随着我国医生及患者肿瘤治疗理念改变、肿瘤个体化治疗伴随基因检测的普及、医保对于肿瘤靶向药物覆盖范围和及时性的提升,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将会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 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 182.7 亿元,2030 年我国 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 395.0 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EGFR 小分子靶向药物EGFR-TKI三代为四代竞争格局逐渐激烈

根据研究,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 EGFR 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截至目前,EGFR-TKI 已有三代产品上市,针对 NSCLC 的治疗已经成为主流的一线治疗方案。

第一代 EGFR-TKI 以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第二代 EGFR-TKI 以阿法替尼、达克替尼为代表。第一代和第二代 EGFR-TKI 均为 EGFR 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临床发现,几乎所有患者在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 EGFR-TKI 治疗后最终都会产生耐药性,其中约 50%患者的耐药是因为 EGFR T790M 基因突变引起。针对此类突变耐药的患者,阿斯利康公司率先开发了第三代 EGFR-TKI 奥希替尼,分别于2015 年和 2017 年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上市,用于 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FLAURA 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与第一代 EGFR-TKI 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相比,奥希替尼一线治疗 EGFR 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且安全性良好。2018 年和 2019 年,奥希替尼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获批新增 EGFR 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适应症,并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在内的全球多个治疗指南作为 EGFR 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推荐。

现阶段国内 EGFR TKI上市药物已达到 14 个,包括一代药物 3 个(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二代药物 2 个(阿法替尼、达可替尼),三代药物 7 个(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贝福替尼、瑞齐替尼、瑞厄替尼、利厄替尼),另外有舒沃替尼针对 EGFR20 外显子插入突变。

三代EGFR TKI 针对 NSCLC 的一线及二线治疗都表现出了优异的疗效,但耐药问题依然存在。而第四代 EGFR TKI 有望克服一代 EGFR TKI 耐药且携带 T790M 突变的患者,或者用于三代 EGFR TKI 耐药且携带 C797S 突变的患者,而被寄予厚望。

目前四代进展最快的是强生制药的埃万妥替尼单抗(EGFR/cMET),为全球首个四代 EGFR的双特异性抗体,于 2025 年 2 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在国内正式上市,首次获批适应症为 EGFR 20 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的成人患者一线治疗,2024 ASCO 上强生公布了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联合拉泽替尼(Lazertinib)治疗 EGFR 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结果,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 18.2 个月,并且有望打破 EGFR TKI 肺癌耐药的局面。国内布局四代的企业有正大天晴、贝达药业、齐鲁制药、君实生物/微境生物、红云生物等,竞争格局也逐渐激烈。

国内已上市的 EGFR TKI 药物

药品名称 原研企业 中国上市时间 医保情况 适应症 技术迭代
吉非替尼 阿斯利康 2005.2 乙类 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一代
厄洛替尼 罗氏 2005 乙类 EGFR 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包括一线治疗、维持治疗,或既往接受过至少一次化疗进展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 一代
埃克替尼 贝达药业 2011.8 乙类 EGFR 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既往接受过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II-IIIA 期伴有 EGFR 敏感突变 NSCLC 术后辅助治疗 一代
阿法替尼 勃林格殷格翰 2017.3 乙类 EGFR 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既往未接受过 EGFR TKI 治疗;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组织学类型的NSCLC 二代
奥希替尼 阿斯利康 2017.3 乙类 IB-IIIA 期存在 EGFR 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L858R)置换突变的 NSCLC 患者的治疗,患者须既往接受过手术切除治疗,并由医生决定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EGFR 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既往经 EGFR TKI 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三代
达克替尼 辉瑞 2019.5 乙类 EGFR 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二代
阿美替尼 豪森药业 2020.3 乙类 EGFR 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既往经 EGFRTKI 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 三代
伏美替尼 艾力斯 2021.3 乙类 EGFR 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既往经 EGFRTKI 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 三代
贝福替尼 贝达药业 2023.5 乙类 既往经 EGFR TKI 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 NSCLC 三代
莫博赛替尼(退市) 武田制药 2023.1 未入医保 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且携带 EGFR 20 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三代
舒沃替尼 迪哲医药 2023.8 乙类 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耐受含铂化疗,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20 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三代
瑞齐替尼 倍而达药业 2024.5 乙类 既往经 EGFR TK 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三代
瑞厄替尼 南京圣和药业 2024.6 乙类 既往经 EGFR TKI 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 NSCLC 三代
利厄替尼 奥赛康 2025.1 未入医保 既往经 EGFR TKI 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 NSCLC 三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beplay下载软件 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在2022年受集采影响,造影剂市场曾经历超过20%的大幅下滑,但2023年已实现企稳回升。从产品结构来看,X射线造影剂凭借其广泛的适用性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5%;而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实现14.9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1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全球 内资市场份额已超过外资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全球 内资市场份额已超过外资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格局近年来发生显著变化,本土企业与跨国药企的竞争态势持续演变。由于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早期市场长期由罗氏、默克雪兰诺等国际制药巨头主导。但随着国内药企在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持续突破,市场格局逐步重塑——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从2022年超越外资企业(51% vs 49%)后,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55.5%,

2025年08月06日
筋膜枪行业:核心消费群体分层特征显著 市场“规范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轨并行

筋膜枪行业:核心消费群体分层特征显著 市场“规范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轨并行

近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为筋膜枪市场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万元增长至4.1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3%,人均消费支出从1.83万元增长至2.8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7%。2025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万元,同比名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近年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使感染类疾病患病风险增加,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已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4年的41314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