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水环境生态治理行业现状分析:国家大力支持 全国黑臭水体恢复率过半

       水环境生态治理行业包括污染源治理、环境修复和生态建设三个部分的系统工程。我国水污染源治理技术已相对成熟,其过程已消除了大部分工业、农业等行业带来的各类污染和有害物质,但还需要通过环境修复和生态建设实现水环境品质的提升。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生物-生态方式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水环境生态的修复,主要就是以食藻虫为引导的富营养水生态修复方法。

食藻虫为引导的水下生态修复基本原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大量超标准的工业废水排放入我国个水域,久而久之,我国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我国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对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2021年环保部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中,明确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流域环境保护工作要协同推动流域水环境治理、陆海统筹实施河口海湾综合整治和提升区域土壤安全利用水平。

我国水环境生态治理行业相关政策规划

时间

发布主体

文件

内容

2006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提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涵盖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等共计11个领域。其中,明确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和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等环保课题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2015

财政部和环保部

《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是对于未来中央财政安排专用于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的使用作出的规划指南。

2015

国务院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2015

国务院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提出了十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以及“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的保护与生态修复”。

2016

国务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提到通过“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第五篇十四章),即通过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以及污染排放计划和监督、调查等实现“建设健康环境”的目的。

2016

全国人大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

节能环保作为国家 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要求通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

2017

中共十九大

《加快生态问题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出要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中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2019

国家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

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中,为严格落实政府关于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实施,要求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水资源管理考核的具体指标,包括重要江河湖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水环境相关指标。

2019

国家发改委、环保部

《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摸清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环境风险隐患。

20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2020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健全价格收费机制。按照补偿处理成本并合理盈利原则,完善并落实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降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2021

环保部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

共治跨界环境污染,包括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协同推动流域水环境治理、陆海统筹实施河口海湾综合整治和提升区域土壤安全利用水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政府相继发布多项环保规划,我国环保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型新兴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巨大,每年投入金额在9000亿元左右。201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9,219.8亿元,2017年增长至9538.95亿元。受益于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加大,我国水环境生态治理相关投资建设也将稳步推进。

2013-2017年我国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水环境部分区域水生态已遭受严重破坏。随着多年来城市发展工厂废水的排放与沿岸植被破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周边污水排放区域出现大量黑臭水体污染,黑臭水体污染成为近年来我国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的重点项目。目前,据我国黑臭水体面积统计,河南省是我国黑臭水体的“重灾区”,面积远超其他全部省份之和,高达769.74平方公里。

我国各省黑臭水体面积统计

地区

黑臭水体面积(平方公里)

河南

767.74

黑龙江

168.41

广东

99.66

四川

62.54

陕西

51.32

云南

49.48

吉林

48.98

山东

40.69

湖南

34.20

湖北

25.30

安徽

21.24

北京

19.22

宁夏

15.18

重庆

9.23

江苏

5.56

辽宁

5.56

陕西

5.35

上海

5.29

河北

4.97

广西

3.93

天津

3.91

福建

3.65

海南

3.64

甘肃

3.08

江西

1.26

内蒙古

0.61

新疆

0.43

青海

0.17

浙江

0.11

贵州

0.04

西藏

0.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不断对水环境生态治理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黑臭水体治理,36个重点城市在黑臭水体治理已“初见成效”。根据环保部黑臭水体监测平台,目前有790个黑臭水体处于治理阶段,还有190个黑臭水体仍在制订治理方案。

截至2018年7月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进度

城市

全部数量

未启动

治理中

完成

完成率(%

上海

56

0

8

48

58

江苏

152

0

56

82

54

浙江

6

0

0

6

100

安徽

217

0

100

64

29.5

北京

61

0

13

48

78.7

天津

25

0

4

21

84

广东

240

0

93

135

55

河北

42

0

11

18

42

河南

128

0

42

73

57

山东

165

0

42

120

72

湖北

145

0

39

98

67

湖南

170

0

67

85

50

江西

26

0

11

13

50

福建

87

0

34

53

60.9

四川

99

0

23

70

70.7

重庆

31

0

15

16

51.6

广西

63

0

24

32

50.8

山西

72

0

32

28

38.9

辽宁

61

0

23

22

36.1

吉林

97

0

86

6

6.2

黑龙江

22

0

9

10

45.5

贵州

14

0

0

14

100

陕西

5

0

3

2

40

云南

12

0

9

2

16.7

内蒙古

14

0

6

7

50

甘肃

17

0

6

11

64.7

青海

26

0

0

26

100

宁夏

13

0

7

6

46.2

新疆

2

0

0

2

100

海南

29

0

27

2

6.9

总量

3100

0

190

1120

5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M)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水环境生态治理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beplay下载软件 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beplay下载软件 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beplay下载软件
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beplay下载软件 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