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茶企如何让进军茶饮料


   今年夏天,饮料市场又掀起了新一波茶饮热。三得利在北京和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大力推广黑茶饮料,可口可乐也加大了原叶茶的宣传;6月,康师傅铁观音茶随着央视广告,遍布大街小巷。
  在日本,茶饮料已超越碳酸和果汁饮料,成为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饮料品种,且呈现上扬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茶饮料竞争看上去似乎几近惨烈,但其实,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面对难得的机遇,饮料企业风风火火。在这场依然处在“起步阶段”的茶饮热战面前,茶叶企业该当何为?是作为原料企业乐观其成,还是投身其中分一杯羹?
  茶企在观望
  茶叶企业普遍看好未来的茶饮市场,然而,记者采访发现,绝大多数茶企对这一未来市场却隔岸观望。
  某知名绿茶企业老总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投资茶饮生产线,最近五年内也没有投资的规划。”笔者调查了福建、湖南、贵州、安徽等不少茶区的大型企业,均没有发现相关投资计划。何以如此?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的观点说出了多数茶人的心声,“动辄上亿元的宣传推广经费,庞大的营销网络,大批量铺货,乃至于拖沓的回款期,这些都超出了多数茶叶企业的营运能力,风险太高。”
  河南信阳市五云茶叶集团副总欧阳道坤说,“旭日升当年风风火火,响遍全国,从大型超市,到乡村小店,都有旭日升的茶饮料。如今,由于管理不善,旭日升早已经销声匿迹,乍起乍落之间,只留给茶行业沉思的背影。包括我们在内的不少茶叶企业,都有大笔货款呆坏在旭日升的账户上。”
  如果说,作为新兴企业,旭日升的陨落让茶叶企业对茶饮生产提高了警惕,那么,传统茶企的茶饮颓败则“撞碎”了不少茶企的茶饮梦。
  早在1995年,中国就已经有了一家茶叶企业投资茶饮生产。罐装茶饮料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时年14岁”。1981年,日本伊藤园发明了灌装茶水这一新型饮茶方法。自此,罐装茶饮从日本扩展到东南亚、欧美、我国港台和大陆。当时,伊藤园生产灌装茶水的原料铁观音,来自福建安溪。安溪茶厂作为原料供应商,近水楼台先得月,首先在中国引入了一条完全的铁观音茶水灌装线,成为茶叶行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生产线采用原汤高温灌装,不添加任何糖分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用易拉罐包装,是真正的原味茶。
  唐密茶道传人谢美霞女士,曾经是这家企业的北方区负责人,并负责茶叶企业该首款茶饮在北京地区的推广。她说,“茶水是真正的原汁原味,比当前市面上的原味茶‘更像茶’,而且携带方便,我们这种不喝饮料的老茶人,对它也恋恋不舍。出去拜访客户的时候,自己带着路上喝;和超市经理洽谈的时候,请他们品尝,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北京销区当时拿了一吨货,业务员喝了一半,超市经理喝了一半。虽然品质好,但是市场洽谈不成功,最终以失败告终。进入超市的渠道太难了!”最后,这家企业的茶饮产品全部出口俄罗斯等国外市场,“远走他乡”。
  茶企开拓国内茶饮市场,铩羽而归的不仅仅是安溪茶厂这些“年轻后生”。北京地区具有百年历史的某老字号茶企,曾经努力尝试做大茶饮业务,最后也黯然收场。茶书网总经理陈龙认为,“老字号与茶饮之间存在品牌和文化鸿沟。老字号的忠实客户群,是年龄稍长的老茶人,而茶饮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居多。在老字号门店卖茶饮,自然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在店外卖茶饮,营销能力又跟不上茶饮市场的节奏。老字号茶饮夭折,卡在了营销环节。”
  茶饮缺茶味?
  7月28日,记者携带号称原味浸泡的某知名品牌铁观音茶饮料,走进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一家茶店。在记者的一再劝说下,店老板终于品尝了一口——在专业茶人眼里,茶饮似乎“不配叫茶”,更不值得品尝。
  “这种号称原味的茶饮,实在太多了,简直泛滥成灾。就以这瓶铁观音茶为例,加了白砂糖,口感发腻,不仅缺少茶味和茶香,而且没有回甘,差极了。除了名字像铁观音,其他一概不像。”品尝过一小杯以后,她再也不肯多喝一口。
  目前的茶饮市场,娃哈哈、统一、康师傅、可口可乐等知名快消企业占据主流地位,引导着行业的发展,主导着消费者的“茶饮”观。甜甜的口感,似乎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口味需求,茶饮企业也是主打年轻、时尚、运动的元素,而传统茶叶企业的文化定位则是内蕴、隽远。同一个“茶”概念,在快速消费品企业和传统茶企业中产生了明显不同的影象。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有多年茶龄的老茶人来说,喝茶饮料不啻于自虐,简直就是虐待自己的味觉和嗅觉。看来,茶饮料和茶确实有着迥异的市场区隔。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说,“传统茶叶企业很少直接生产茶饮料,但是,作为原料供应商,茶企也在茶饮料市场的膨胀繁荣中得到了很多好处。无论大家怎么看,茶饮料都是对传统茶产业的创新,是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绝大多数茶饮料都是含糖茶饮,糖分作为重要的添加剂,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其实,茶饮添加糖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遮掩茶成分的‘低劣’。多数茶饮使用的原料都是品相较低的茶叶,口感差,添加糖分就是为了掩盖这一缺憾。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口感,是概念。能跟茶叶贴上等价号,为产品贴上茶标签,就万事大吉。”某知名茶人说。
茶企有优势
“茶”字可以有多种写法,“茶饮”也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当前,多数茶企依然在观望,少数敢于尝试的茶企已经奋战在了茶饮商海第一线。普洱之乡云南澜沧江的普洱茶企、黑茶之乡湖南安化的黑茶企业,乃至主营出口的福建铁观音茶企,都在努力尝试新的发展路径,颇有星星之火意欲燎原的气势。他们会重复既往茶企的历史吗?是否会继续败走麦城?茶企做不起茶饮,会是一种宿命吗?
有茶人认为,茶叶企业中一定会发展出几家全国知名的茶饮企业。不懂茶的企业主导茶饮行业,是不正常的,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某资深茶人说,“茶饮需要茶叶企业,我相信这是一种宿命——如果有宿命的话。可以说这是信仰,也可以说这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和预测。”
回顾早期的先行者,茶企折颈茶饮,都是茶企的错吗?还是市场环境使然?八马茶业副总林荣溪说,“茶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通道上,依然处在生产基地、茶叶品牌的建设中,茶饮、茶叶提取物等后续产品,还没有排上多数企业的议事日程。早期茶企折颈茶饮生产,有生产企业自身组织不完善和行业发展不到位的双重原因。”
在人才和资金充分流动的今天,茶企的营销和资本短板是否能阻挡行业的发展?据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刘仲华教授介绍,在目前的三类茶饮生产工艺中,小规模的生产线只需要500万元投资,市场分析可实现4000万年销售额。某风险投资经理说,对于投资建厂来说,500万投资额度并不大。这是一个“不差钱”的时代,只要有好的项目,一定会吸引投资者的眼光。有丰厚的资金保障,一定能做好营销工作。关键是,首先建起看得见的项目,这样才会吸引外来投资。
在目前的茶饮市场中,茶企的优势何在?“知茶味!”与饮料企业相比,茶叶企业有丰富、优质的茶叶资源。茶饮的竞争力,依赖于好茶、好水,这为茶叶企业生产广受欢迎的茶饮奠定了基础。三得利茶饮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现在的茶饮市场,依然是低糖茶饮占主流,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无糖原味茶饮。在日本和香港市场,茶饮产业已经走过了低糖茶饮阶段,无糖茶饮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记者采访获悉,罐装茶水的首创者伊藤园,近期将在上海等城市试点推广无糖茶饮,开始尝试在我国内地市场大规模推广这种未来茶饮。
某资深茶人说,目前,这是一个茶饮转型阶段,缺少真正的霸主,茶叶企业介入恰逢其时,正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目前的茶饮行业,消费群体定位雷同,呈现统一、康师傅、可口可乐争霸的局面。这种竞争格局,为茶叶企业投身茶饮留下了“蓝海”空间——年龄稍长、钟爱茶味的消费者。一位策划营销师说,“茶叶企业,可以将茶叶品牌忠诚度成功转移到茶饮产品,同一个品牌的茶饮料和茶叶还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携手并进,共壮声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NFC果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时间比较短,所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水果原有的营养成分、新鲜水果的原汁原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和市场消费升级,NFC果汁迎来广阔增长空间。2019-2024年我国NFC果汁市场规模由30亿元增长至64亿元,CAGR达16.4%。期间2020年经历疫情冲击短暂下滑,但随后快速复苏并加速增长,我国N

2025年09月30日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近年来,我国烘焙品类热度上升,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带动黄油等固态乳制品的需求增长。2024年,我国烘焙市场规模突破611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8%,这一增速远超众多传统食品行业。预计到2029年,我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历史性地突破8595.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稳健维持在7.3%左右。

2025年09月24日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冻烘焙食品是烘焙产业的重要分支。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虽然我国烘焙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但近年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场景多元及消费者对于烘焙食品健康营养的追求,带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绿茶行业:收益端承压 新式茶饮开辟重要增量市场

我国绿茶行业:收益端承压 新式茶饮开辟重要增量市场

2024年,我国绿茶产量、内销量及出口量均保持增长,但收益端承压明显:产值、内销额与内销均价同步下滑,出口价格更是自2022年起便进入持续走低通道。值得一提的是,新式茶饮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绿茶消费开辟了重要增量空间,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场景与消费边界。

2025年09月17日
国产原制奶酪高歌猛进下我国乳清行业潜力释放 本土企业正逐步打破进口依赖

国产原制奶酪高歌猛进下我国乳清行业潜力释放 本土企业正逐步打破进口依赖

当前我国奶酪行业正在加大对原制奶酪的投入。一方面国产奶源供应充足,价格优势与品质均逐年提升;另一方面头部乳企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已基本解决马苏里拉、马斯卡彭等原制奶酪的生产工艺与口感的本土化改造,这些成为启动原制奶酪产线的行业底气。

2025年09月16日
BC端共同发力 水产预制菜行业成“爆品” 企业差异化布局下行业领先效应初显

BC端共同发力 水产预制菜行业成“爆品” 企业差异化布局下行业领先效应初显

随着B端餐饮市场持续扩大,连锁化程度加速提升,餐企对于降本增效的需求不断增长。预制菜作为餐企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之一,其市场需求随之释放。同时,社会节奏的加快也推动了便捷性烹饪需求的增长,进一步促进了预制菜在C端市场的普及。在众多因素的驱动下,近年来,预制菜在B端和C端市场的需求逐渐攀升。

2025年09月15日
减糖概念兴起 我国甜味剂行业发展空间广 阿洛酮糖有望成为新一代明星产品

减糖概念兴起 我国甜味剂行业发展空间广 阿洛酮糖有望成为新一代明星产品

我国是食糖消费大国,人均摄糖量高于标准。虽然近年我国食糖的总体消费增速比较缓慢,但是消费规模依然创近10年新高。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26榨季我国预计食糖消费量为1590万吨,同比增加0.6%。此外,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保持在30-31g/天水平,若扣除2024年糖尿病人数,则达到35g/天水平,高于《健康中国行动

2025年09月10日
从运动补给到日常饮用 我国电解质水行业已成功跻身百亿市场行列 外星人品牌领跑

从运动补给到日常饮用 我国电解质水行业已成功跻身百亿市场行列 外星人品牌领跑

自进入2025年夏天以来,随着全国多数成熟气温急剧攀升,电解质水再次脱颖而出,成为夏季明星产品。2025年6月,我国软饮料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增长,但电解质水品类却脱颖而出,单月销售额增长率超过20%,显著高于传统碳酸饮料5%的增长率。目前在便利店中,电解质水的品牌已经与矿泉水数量不相上下。

2025年09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