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量下滑叠加消费瓶颈 我国液态奶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错配问题成破局关键

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呈现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结构性矛盾

1、产量五年来首次下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液态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液态奶是由健康奶牛所产的鲜乳汁,经有效的加热杀菌方处理后,分装出售的饮用牛乳。长期以来,国内乳企的产品结构以各类液态奶为主。不过根据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液态奶产量为2745万吨,同比减少2.8%,打破了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这一组数据说明了,当前我国液态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液态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液态奶是由健康奶牛所产的鲜乳汁,经有效的加热杀菌方处理后,分装出售的饮用牛乳。长期以来,国内乳企的产品结构以各类液态奶为主。不过根据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液态奶产量为2745万吨,同比减少2.8%,打破了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这一组数据说明了,当前我国液态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

注:2018-2023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24年数据来自乳制品工业协会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乳制品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消费面临瓶颈,消费量出现下滑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传统液态奶消费也面临瓶颈,消费量出现下滑。有数据显示,按乳制品净进口量折算原料奶量,2024年我国奶类表观消费量为5869万吨,同比减少4.6%,这是近年乳制品消费量的最大降幅。按这一消费量,2024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降至41.5千克。而这其中,液态奶市场量价齐跌特征显著:其销售量同比下降3.7%,平均售价下降1.8%(尼尔森)。以行业头部企业伊利数据为例;2024年伊利液态乳业务销量893万吨,同比下降8%。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传统液态奶消费也面临瓶颈,消费量出现下滑。有数据显示,按乳制品净进口量折算原料奶量,2024年我国奶类表观消费量为5869万吨,同比减少4.6%,这是近年乳制品消费量的最大降幅。按这一消费量,2024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降至41.5千克。而这其中,液态奶市场量价齐跌特征显著:其销售量同比下降3.7%,平均售价下降1.8%(尼尔森)。以行业头部企业伊利数据为例;2024年伊利液态乳业务销量893万吨,同比下降8%。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对比国外来讲,当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仍较低,仅相当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的22.6%至37.7%,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未来仍有着较大提升空间。‌但考虑到我国约半数人口不饮奶,实际消费人群的人均消费量已达80公斤,这一数据已与日韩持平。同时,一直以来,我们常以人均牛奶消费量远低于国际水平来凸显市场潜力,但这种比较存在片面性。事实上,国内外乳制品产品结构差异显著,国外液态奶占比约20%-30%、奶酪则占比50%以上,而国内液态奶占比90%以上、奶酪等其他奶制品只占据10%左右。在这一点来看,当前国内基础液态奶产品已现增长瓶颈,乳制品供给结构也亟待优化。

另外,从进口量也可看出,当前我国液态奶消费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计进口液态奶83.52万吨,同比减少16.5%。2024年我国液态奶进口量72.3万吨,同比减少13.5%。

此外,行业的低迷在上市公司业绩中也有体现。根据已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乳业前三甲企业伊利股份、蒙牛乳业(02319.HK)、光明乳业(600597.SH)全年营收分别为1158亿元、886.7亿元和242.8亿元,收入规模普遍出现8%-10%的同比下降。其中液态奶板块收入分别为750亿元、730.66亿元、141.66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2.3%、10.97%、9.47%。

2024年乳业前三甲企业业绩情况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 增速 归母净利润 增速 液态奶收入 增速
伊利股份 1157.8亿元 -8.24% 84.6亿元 -18.9% 750亿元 -12.3%
蒙牛乳业 886.75亿元 -10.1% 1.05亿元 -9.3% 730.66亿元 -10.97%
光明乳业 242.8亿元 -8.33% 7.22亿元 -25.36% 141.66亿元 -9.47%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液态奶仍是伊利股份、蒙牛乳业(02319.HK)、光明乳业的核心业务。2024年伊利态奶收入占比64.78%,蒙牛液态奶收入占比82.4%;光明乳业液态奶业务收入占比近六成。在这一情况下,这三家头部企业的产品结构也亟待优化。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液态奶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呈现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结构性矛盾。

二、市场价格竞争白热化,头部企业通过低价促销抢占市场

随着市场消费疲软,近年头部企业通过低价促销来为抢占市场,使得价格战不断白热化。例如在京东平台上,950毫升装“光明新鲜牧场高品质牛乳”原价19.9元,促销价低至4.9元,折扣力度达75%。同时,线下商超的促销场景同样火热,光明品牌约九成产品均参与打折活动;明星产品 “光明优倍” 推出 “买一赠一” 活动,消费者仅需 18.9 元即可带走两份(合计 1.9L)。在社交平台上,多地消费者晒出 “白菜价” 账单:1.5L 装鲜牛奶仅售 13.8 元,2L 装光明酸奶甚至低至 7.79 元,部分网友惊叹 “价格比矿泉水还便宜”。

在伊利抖音旗舰店,14瓶金典235ml金典鲜牛奶折后价仅为69.9元;同样在抖音渠道,8瓶君乐宝悦鲜活(260ml)售价仅为49.9元。2024年伊利液态乳业务单价基本回到2020年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伊利液态乳单价为0.84元/吨,同比下降5%。

在伊利抖音旗舰店,14瓶金典235ml金典鲜牛奶折后价仅为69.9元;同样在抖音渠道,8瓶君乐宝悦鲜活(260ml)售价仅为49.9元。2024年伊利液态乳业务单价基本回到2020年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伊利液态乳单价为0.84元/吨,同比下降5%。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三、结构性调整+多元化布局成破解液态奶放缓关键

在上述市场呈现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结构性矛盾下,如何破解液态奶及乳制品消费放缓的困局?

一方面是结构性调整。在业内看来,破解液态奶及乳制品消费放缓的困局,关键在于解决传统乳制品与新消费需求的错配问题。有多位行业专家建议,我国乳业亟需推进结构性调整,不应忽视新场景、新人群、新渠道崛起带来的机遇。例如国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总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这对乳制品行业同样意味着新增长空间。

随着新技术、新场景不断涌现,传统液态奶的消费场景正被"饮+食"融合的多元化趋势所替代,乳制品品类面临重构。如家庭及儿童零食场景的兴起带动即食型奶酪增长,运动健身场景的火爆催生蛋白补充、体重管理类产品需求,膜过滤等深加工技术的成熟则拓展了乳品形态的创新可能。

另一方面是多元化布局。当下在液态奶增长受阻的背景下,有乳企加码营养健康赛道。例如,光明乳业推出了健能轻盈UFIT减脂型益生菌、高蛋白酸奶等多款体重管理系列产品,并宣布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展开合作,为功能化产品提供“临床实证”。

根据光明乳业负责人表示,老龄化进程加速正在催生巨大的银发经济市场。2022年中国65岁的人口占比达14%,到2030年将达26%,2040年将达到32%。而老年群体在口感、营养需求等方面与年轻人不同,未来老年乳品开发非常重要。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呼吸、消化、免疫及认知功能变化,为乳剂食品未来的开发提供了非常巨大的潜力。对此,光明乳业未来发展的科技方向包括,一是靶向特定健康功能的精准益生菌,二是深化乳制品的营养健康研究,以及面向健康衰老的功能乳品开发。

同时,以咖啡、茶饮、火锅等为代表的B端也成为了各家乳企争夺焦点。例如伊利已经牵手海底捞、沪上阿姨等餐饮巨头。蒙牛也在此块发力,已与百胜中国达成战略合作,还与蜜雪集团旗下大咖国际开启战略合作,就巴氏奶、奶粉等生产原料供应合作达成共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酱油行业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新规下零添加酱油或退场 厂商纷纷寻求突围之路

酱油行业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新规下零添加酱油或退场 厂商纷纷寻求突围之路

随着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新规正式实施,“零添加酱油”这一模糊表述在预包装食品上正式退场,标志着酱油行业正步入一个以品质为核心的新竞争时代。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配方优化来适应市场需求,应转向产品品质、口感、营养等实际价值为核心的营销策略。同时,企业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消

2025年06月27日
椰子水饮料行业:椰汁市场“一超两强” 椰子水国产替代空间广 厚椰乳需求快速释放

椰子水饮料行业:椰汁市场“一超两强” 椰子水国产替代空间广 厚椰乳需求快速释放

我国是全球椰子水饮料主要消费国,2024年零售额占全球总零售额的比重为20%左右。椰子水饮料主要分为椰子水、椰汁、厚椰乳。椰汁为重要品类,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呈现“一超两强”竞争格局。椰子水与椰汁相比,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潜力十足,目前呈现海外品牌占主导状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厚椰乳需求随着椰子类现饮制品的迅速走红而

2025年06月18日
水果罐头行业:内销动力不足 出海势头强劲 真心等传统食品企业处相对领先位置

水果罐头行业:内销动力不足 出海势头强劲 真心等传统食品企业处相对领先位置

近年来,在冷链物流的发展下,新鲜水果对水果罐头形成较强的替代作用。水果罐头市场受到冲击,2017-2022年行业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国内消费动力不足,我国水果罐头出海势头强劲。从出口品类看,我国水果罐头出口以橘子罐头和桃子罐头为主,总占比达68%。

2025年06月17日
发酵蛋白行业:替代蛋白需求驱动下前景广阔 应用领域拓展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发酵蛋白行业:替代蛋白需求驱动下前景广阔 应用领域拓展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不过目前,尽管我国居民蛋白质摄入量总体达标,但存在显著的人群差异与结构缺陷,且总体呈现“量不足、质不优、搭配失衡”的结构性问题,有45%的成年居民面临蛋白质摄入不足风险。与此同时,国民在蛋白质摄入领域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超七成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如何科学补充蛋白质,66.96%的人因搭配不当导致摄入不足。可见,当下我国亟待

2025年06月05日
产量下滑叠加消费瓶颈 我国液态奶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错配问题成破局关键

产量下滑叠加消费瓶颈 我国液态奶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错配问题成破局关键

长期以来,国内乳企的产品结构以各类液态奶为主。不过根据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液态奶产量为2745万吨,同比减少2.8%,打破了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这一组数据说明了,当前我国液态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

2025年05月31日
新式茶饮冲击 我国袋泡茶行业面临困境 DIY、细分市场深耕或成品牌破局关键

新式茶饮冲击 我国袋泡茶行业面临困境 DIY、细分市场深耕或成品牌破局关键

袋泡茶凭借携带方便、便捷易泡、种类丰富等特性,有效解决价格与茶叶溯源痛点。然而,随着现制茶饮产业兴起,袋泡茶具备便捷和口感标准化优势被完全击穿。但巨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变革,为袋泡茶行业品牌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而DIY、出海、细分市场深耕或成市场破局策略关键。

2025年05月29日
我国菜籽油行业消费量回升且趋向细分化、高端化 市场仍存供需缺口 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我国菜籽油行业消费量回升且趋向细分化、高端化 市场仍存供需缺口 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我国菜籽油消费呈现刚性需求。此前,随豆油、棕榈油进口量增加,我国菜籽油消费有所下降,但在健康饮食趋势下,我国菜籽油消费量逐渐回升,目前为国内食用油第二大品类,其消费细分化、高端化趋势明显。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菜籽油消费主体,但近年来我国菜籽油产量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其间存在供需缺口,因此近年来我国菜籽油进口量较大,远超出口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