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病患者群体庞大且需求持续增长,驱动我国皮肤药市场持续扩容
皮肤病用药是指用于治疗皮肤病药物的总称,包括皮质激素、抗真菌药、治疗牛皮藓用药、抗菌剂、抗痤疮制剂、抗病毒三药等,临床上会根据患者症状的特性对症使用相应的皮肤病类治疗用药。
1、皮肤病患者群体庞大
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具体如下:
皮肤病的致病因素
致病因素 |
相关情况 |
生物因素 |
昆虫叮咬、接触某些植物、寄生虫与微生物感染均为常见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病毒性皮肤病。 |
遗传 |
有些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如鱼鳞病、白化病等。 |
神经精神因素 |
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 |
代谢与内分泌因素 |
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
理化因素 |
压力与摩擦、局部温度变化过快、放射、光照、热辐射、化学试剂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肤病发生。有些因素可加重皮肤病。如过度搔抓继发感染;热水烫、肥皂水洗、用药不当加重湿疹病变;曝晒可加重光敏性疾病。 |
食物及其他疾病因素 |
有些食物如虾等易致过敏性疾病发生。内脏病变、局部感染、血液与淋巴循环障碍等可引起相关皮肤病,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瘙痒症,局部感染引起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循环障碍可致紫绀、橡皮肿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皮肤病用药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皮肤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比较高,且有些皮肤病不易根治,治愈后易反复,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1.5 亿人患皮肤病,患病率高达 40%-70%,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在各类疾病中位列第四。
以皮肤科第一大病特应性皮炎(AD)为例: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伴有剧烈瘙痒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高的非致命性皮肤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据沙利文数据:2019 年我国特应性皮炎(AD)患者人数已达到 6570 万人;预计到2030年这一群体将增长到 8170 万人。值得关注的是,儿童群体竟是受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从年龄分布来看,我国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在婴幼儿期达到30.48%,1-7岁学龄前儿童达到12.94%,成人的患病率则只有10.6%。
数据来源: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2018-2023年,我国中重度痤疮(III/Ⅳ 级:脓疱、结节、囊肿)患病人数从7490万人增加到8180万人;银屑病患病人数从655.8万人增加到669.3万人;湿疹发病人数从1770万人增加到1991万人。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当下,皮肤问题成国民常见健康困扰。据悉,后疫情时代大众持续高度关注健康,其中“皮肤状态不好”成为受访者健康困扰TOP1。
2、皮肤疾病患者用药治疗意愿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生活社交场景的需要,人们对美丽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甚至衍生出持续旺盛的“颜值经济”需求且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在“变美”方面持续投入,使得轻症皮肤疾病患者用药治疗意愿不断提高。
例如,痤疮影响皮肤美观,在过去通常仅 III 级以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有较强的治疗意愿。但近年来,不仅中重度痤疮的治疗率持续提高,对于 I~II 级轻中度痤疮的治疗意愿也普遍提高,得益于线上处方和购药的便利性,轻中度痤疮患者也开始倾向于及时用药控制。
3、我国皮肤药市场持续扩容
综上,近年由于患者群体庞大且对皮肤药需求的持续增长,驱动了我国皮肤药市场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3年皮肤用药总销售额达到142.2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了14.6%。
数据来源:RPDB药品零售数据库-样本药店放大整体市场数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虽然患者的用药需求大,但现有疗法仍存在显著的局限性。以传统激素疗法为例,其可能抑制局部皮肤的免疫系统功能,甚至引发代谢素乱。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使用皮质激素的更易被皮肤吸收,还可能造成发育迟缓的严重后果,系统毒性发生率也更高。此外,突然停药易引发停药反应。因此,多临床指南建议儿童优先选择弱效激素药物。总的来看,皮肤病领域存在显著的未满足临床需求,亟需突破性的解决之法。
二、医药电商平台日益普及,成为我国皮肤病药物市场重要销售渠道
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下,患者线上就医、购药行为在近年来迅速强化,在线购药走进千家万户,使得医药线上流通渠道迎来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以“健康中国2030”为代表的,关于药物流通渠道、处方信息联通、第三方药物配送等痛点的多个文件的出台,促进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了电商平台药物的可及性。而大多数皮肤外用药物因为疾病特点与患者购买行为特点使之更适合进行线上销售。
目前电商购药成为我国皮肤病药物销售的重要渠道,其占比不断提升。有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皮肤病药物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由9%增加至22.9%,年复合增速达24.3%。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外用抗感染制剂与抗银屑病药是目前我国皮肤用药市场上两大品类,合计占比近44%
从产品品类来看,外用抗感染制剂与抗银屑病药是目前我国皮肤用药市场上两大品类。在2023年皮肤用药领域中,外用抗感染制剂占比26.2%,排名第一,其热门品种包括莫匹罗星软膏、硝酸益康唑喷雾剂、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等,全年销售额达到38.4亿元;其次是抗银屑病药,占比17.6%,排名第二;上述两大品类合计占比达到43.8%。
数据来源:RPDB药品零售数据库-样本药店放大整体市场数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四、红霉素软膏是当前最畅销的皮肤用药产品
从具体产品来看,排除单价影响,我国最畅销的皮肤用药当属红霉素软膏,其2023全年销售量达到5342万支,市场占比8.2%;其次为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和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占比分别为5.9%、5.1%。
数据来源:RPDB药品零售数据库-样本药店放大整体市场数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