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光伏产业突飞猛进

        紧随近年来在中国突飞猛进的光伏产业,光热发电正在逐渐成为与之互补的太阳能发电另一种形式。专家认为,光热发电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特色优势明显,发展速度和规模有望赶超光伏的水平,后来居上。

        在山东德州举办的中国太阳谷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上获悉,凭借低耗能、自有技术、并网便捷等优势,光热发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光伏产业原料须进口、生产技术要购买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由国内企业掌控。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说,早在2001年,他的公司就自行开发光热发电技术,如今已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光热发电成熟技术的企业。

        黄鸣说,如今光热发电所需的核心部件,如定日镜、槽式镀膜钢管、槽式聚光器中国均可自行生产,且已经赶超国际水平。

        据介绍,太阳能热发电根据设备聚热方式可分为碟式、塔式、槽式和菲涅尔式四种。博览会上展出了有“太阳能长城”之称的菲涅尔式高温热发电站,电站直接建在了一个厂房顶上,装机容量2.5兆瓦,年发电量约450万度,相当于7000个家庭的全年用量。

        在此之前,由中国科学院、皇明公司和华电集团等单位联合技术攻关的中国首座自主知识产权塔式光热发电站已在北京延庆安装完毕。按设计,电站发电容量为1兆瓦,建成后,每年的发电量将达到270万度,相当于1100余吨标准煤产生的电量。

        据介绍,相对于光伏发电由光直接到电的过程,太阳能光热发电则是采用“光-热-电”的原理。这种发电方式决定了光热发电产生的是交流电,因此更容易并网。同时,光热发电设备的生产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小,产生污染少。

        “我们的槽式太阳能中高温设备已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投入使用,工程已有180千瓦装置投入试运行,而且发电系统已经通过审批,可进入国家电网系统,因此可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用电。”参加博览会的华园新能源工程公司总经理王晓岚说。

        目前,光热发电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认可度还不够高,但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光热发电的技术、原料均由自主研发,未来太阳能光热发电在发展速度、规模方面有望后来居上,超过光伏。

        专家同时指出,光伏和光热都是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形式,国际上并没有哪一种是主流之说。只是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和战略需求进行侧重发展,如德国、日本是光伏的主要市场,西班牙和美国等太阳能热发电装机比较多。

        黄鸣说,光热发电要想进一步推广最需破解的就是成本问题。据测算,光热发电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如千兆瓦级规模的光热发电站,发电成本可降到每度电0.5元,而5兆瓦以下的电站光热发电成本大约在每度电2元左右,因此太阳能热发电适合于大规模发电。

        他说,近年来,能源价格飞涨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忧,都促使不少国家重新开始对太阳能热发电寄予希望,这刺激了对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比如美国采取的激励措施是,投资太阳能发电行业,联邦政府将给予税收优惠。

        紧随近年来在中国突飞猛进的光伏产业,光热发电正在逐渐成为与之互补的太阳能发电另一种形式。专家认为,光热发电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特色优势明显,发展速度和规模有望赶超光伏的水平,后来居上。

        从正在山东德州举办的中国太阳谷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上获悉,凭借低耗能、自有技术、并网便捷等优势,光热发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光伏产业原料须进口、生产技术要购买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由国内企业掌控。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说,早在2001年,他的公司就自行开发光热发电技术,如今已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光热发电成熟技术的企业。

        黄鸣说,如今光热发电所需的核心部件,如定日镜、槽式镀膜钢管、槽式聚光器中国均可自行生产,且已经赶超国际水平。

        据介绍,太阳能热发电根据设备聚热方式可分为碟式、塔式、槽式和菲涅尔式四种。博览会上展出了有“太阳能长城”之称的菲涅尔式高温热发电站,电站直接建在了一个厂房顶上,装机容量2.5兆瓦,年发电量约450万度,相当于7000个家庭的全年用量。

        在此之前,由中国科学院、皇明公司和华电集团等单位联合技术攻关的中国首座自主知识产权塔式光热发电站已在北京延庆安装完毕。按设计,电站发电容量为1兆瓦,建成后,每年的发电量将达到270万度,相当于1100余吨标准煤产生的电量。

        据介绍,相对于光伏发电由光直接到电的过程,太阳能光热发电则是采用“光-热-电”的原理。这种发电方式决定了光热发电产生的是交流电,因此更容易并网。同时,光热发电设备的生产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小,产生污染少。

        “我们的槽式太阳能中高温设备已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投入使用,工程已有180千瓦装置投入试运行,而且发电系统已经通过审批,可进入国家电网系统,因此可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用电。”参加博览会的华园新能源工程公司总经理王晓岚说。

        目前,光热发电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认可度还不够高,但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光热发电的技术、原料均由自主研发,未来太阳能光热发电在发展速度、规模方面有望后来居上,超过光伏。

        专家同时指出,光伏和光热都是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形式,国际上并没有哪一种是主流之说。只是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和战略需求进行侧重发展,如德国、日本是光伏的主要市场,西班牙和美国等太阳能热发电装机比较多。

        黄鸣说,光热发电要想进一步推广最需破解的就是成本问题。据测算,光热发电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如千兆瓦级规模的光热发电站,发电成本可降到每度电0.5元,而5兆瓦以下的电站光热发电成本大约在每度电2元左右,因此太阳能热发电适合于大规模发电。

        他说,近年来,能源价格飞涨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忧,都促使不少国家重新开始对太阳能热发电寄予希望,这刺激了对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比如美国采取的激励措施是,投资太阳能发电行业,联邦政府将给予税收优惠。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beplay下载软件 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