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洋品牌医疗器械垄断市场 国产产品卖给乡镇医院

       导读:洋品牌医疗器械垄断市场 国产产品卖给乡镇医院.“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不足3%,与中国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不成比例。”山西省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少数性能不错的国产产品在全国三甲医院也几乎没有市场,只能走乡镇医院等“低层路线”。
参考:《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CT、彩超、核磁检查设备、生化分析仪……目前,进口医疗器械在中国“一统天下”。在丢失医疗市场阵地的同时,中国还面临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技术垄断打破难度增加等多重隐患。
  “这是业内公认的事实,国产的、进口的医疗器械数量三七开,而高端产品进口医疗器械能占据90%以上的市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徐珊表示。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其中31个品种进口额达到亿美元规模,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记者采访获悉,山西省不仅在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各类中医院、西医院,都是进口医疗设备的天下。甚至在全国绝大多数县级医院,医疗器械也贴上了进口的“标签”。
  “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不足3%,与中国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不成比例。”山西省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少数性能不错的国产产品在全国三甲医院也几乎没有市场,只能走乡镇医院等“低层路线”。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是新兴产业,不论是产能还是研发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山西一家妇幼保健院的院长说,根据排量不同,一台进口CT的价格从200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而国产的100多万元就可以买到。由于技术远赶不上国外,即便具有很大价格优势,也未曾进入医院的采购视野。
  除了技术原因外“洋品牌”一统天下的背后,是巨额回扣在作祟。除了院方能拿到回扣外,不少跨国公司还以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会议为名让医院负责人免费旅游,这也挤占了国产产品的市场空间。
  让人担忧的是,中国正面临着巨额医疗器械市场收益流失、打破技术垄断难度增加等多重隐患。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12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需求持续保持增长,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生产总值稳步上升。1-9月份,中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19.5%。
  此外,由于无力打破技术垄断,从产品的购买、维修到更新,这些进口厂商提供的全部为“高价服务”,医院只能听任对方漫天要价。
  “一台日本产核磁设备的购买费为1400多万元,每年还要续签80万元的维保协议书。如果不签也可以,设备一旦坏掉,维修费更贵。一个几十块钱的零件,他可以要价几千块钱。”山西省一家医院院长表示,这些高费用最后还是落到了患者头上,加剧了“看病贵”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在现阶段国情下,医疗机构、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推荐使用适宜的高、中、低不同档别医疗器械。同时,提高国产医疗器械检查和医保报销比例。另外,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对研发人才和技术进行奖励,扶持国产优势产品。
  “前些年,国产的一种药物支架上市销售后,把同类进口产品的价格打下来一半还多。而这种药物支架的研发,即便在医疗器械业很发达的日本也还是完全依赖进口。”山西省检验检疫局一位受访人士称,在奋起直追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生产力并非完全悲观,扬长避短最为关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