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新国标和国补双政策的协同作用下,我国电动自行车供需端都将迎来较大改善,生产规范提高,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1、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八成市场份额
电动两轮车又叫电动二轮车、两轮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两轮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显示仪表系统等部件的机电一体化个人交通工具。为出行工具,电动两轮车的经济性和便利性优势明显,还可满足健身、显示个性、社交等需求,部分两轮车已脱离于简单出行工具,进阶为休闲娱乐、绿色出行的新用具。
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电动自行车行业生产规范提高,龙头马太效应突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近几年,国家相关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来规范电动两轮车行业生产,推动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9月19日,工信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等五部门公布了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2025年1月13日,新国标正式发布,对生产端要求进一步提高,同时,考虑电动自行车企业开展产品设计生产并完成检测和认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故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既可以按照旧标准生产,也可以按照新标准生产;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销售端,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在售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整体来看,新国标的规定相较于前序规范要求趋于严格,核心关注“安全+便利”要素,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电动自行车三版国标一览
项目 |
25年新国标 |
19年国标 |
99年国标 |
最高车速 |
不大于25km/h |
不大于25km/h,且控制系统内应当具有防速度篡改设计 |
不大于20km/h |
提示音 |
仅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应有车速提示音,当行驶车速达到22km/h时持续发出提示音。 |
行驶速度超过15km/h时持续发出提示音 |
- |
制动性能 |
25km/h时干态同时使用前后闸的制动距离应不大于7m;16km/h时湿态同时使用前后闸的制动距离应不大于5m。 |
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其干态同时使用前后闸的制动距离应不大于7m,湿态同时使用前后闸的制动距离应不大于9m |
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m |
整车质量 |
铅酸电池:≤63kg其他:55≤kg |
不大于55kg |
不大于40kg |
脚踏行驶能力 |
仅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可设置脚踏骑行装置,也可不设置脚踏骑行装置 |
30min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5km |
30min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7km |
电动机功率 |
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400W |
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400W |
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 |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 |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V |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V |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V |
北斗模块 |
商用:强制安装非商用:消费者自选 |
- |
- |
塑料占比 |
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
- |
- |
防篡改 |
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防篡改,充电互认协同功能,电池组与充电器/充电设施充电时应识别相关信息并且匹配后方可充电。 |
- |
- |
一致性要求 |
基本要求:生产企业应直接具有或间接具有与电动自行车整车产能相匹配的符合质量要求的车架生产能力。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2019年国标实施过程中,我国电动两轮车企业数量持续下降,市场集中度明显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电动两轮车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400家下降至2019年的110家,出清掉近72.5%的玩家。市场竞争度方面,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CR5从2018年的49.9%提高至2024年的75.0%,同比增长25.1%,其中CR2和CR3-5都有不同程度的份额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以2018版旧国标出清行业72.5%的企业为参考,当前我国电动两轮车企业数量约100家,年出货量不足10万台的则约为72家。假设这72家企业的年均出货量为5万台,保守情形下本轮新国标将出清掉70%的玩家,预测本轮新国标执行下,预计会形成252万的行业出货量缺口,对应2024年4920万台的行业规模,约释放5.1%的行业份额。
3、国补力度加大,有效刺激电动自行车行业终端需求
此外,2025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国补力度加大,体现在补贴范围扩大、补贴流程更加合理和简化以及直接提高补贴金额。具体来看,2025年的电动自行车国补政策中补贴对象的受众范围扩大,2024年仅限个人名下旧车可以参与以旧换新补贴,无牌车需额外提交承诺书;而今年的政策则是更改为权属明确且配备电池的旧车以及无牌车都可以参与补贴,另外,名下无车且首次购买新国标车的消费者也可以给予补贴。
2024-2025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国补政策细则对比情况
比项 |
2024年国补政策细则 |
2025年国补政策细则 |
补贴对象范围扩大 |
仅限个人名下旧车可以参与补贴,无牌车需提交承诺书 |
1)权属明确且配备电池的老旧车辆,包含无牌车辆,均可参与;2)对名下无车且首次购买新国标的消费者,给予补贴 |
参与补贴限制缩小 |
对锂电换铅酸的消费者,加大补贴力度 |
对锂电换铅酸和换购新国标车的消费者,加大补贴力度 |
旧车回收流程更合理 |
国补补贴和旧车回收是独立的优惠 |
1)“交售”旧车按市场价回收,坚持了购新补贴不包含旧车售卖。2)要求各地公布资质回收企业目录,推动回收价格市场化透明化 |
规范和简化销售环节 |
1)门店参与流程繁琐,消费者需申请补贴、等待审核和拨付;2)补贴发放与新车上牌挂钩 |
1)简化门店审核准入程序,销售价不高于前1个月均价;2)鼓励支付立减、门店提供售旧换新辅助上牌等“一站式”服务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跟进,甚至直接提高补贴金额。以电动自行车大省——浙江省和江苏省为例,2024年的单车最高补贴额度都是500元,今年的最高补贴额度分别提高至1200和1000元,补贴金额实现翻番。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主要省市补贴政策提高对比情况
地方 |
2024年 |
2025年 |
安徽省 |
换锂电:15%的购置补贴,最高补贴500元;换铅酸:20%的购置补贴,最高补贴600元;每人最多享受2次 |
换锂电:30%的购置补贴,最高补贴700元;换铅酸:30%的购置补贴,最高补贴900元;每人最多享受1次 |
湖南省 |
对每辆新车给予500元定额资金补贴 |
锂电换铅酸:补贴600元;其他情形:补贴500元 |
浙江省 |
每辆予以20%补贴,最高不超过500元,每人限1辆 |
每辆予以40%补贴,最高不超过1200元,每人限1辆 |
江苏省 |
价格<2000元:补贴300元,2000≤价格<3000:补贴400元,价格≥3000元:补贴500元,锂电换铅酸:额外增加补贴100元 |
每辆予以30%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元,每人限1辆 |
福建省 |
价格<2000元:补贴300元,价格≥2000元:补贴500元,锂电换铅酸:额外增加补贴100元 |
给予一次性以旧换新补贴500元,锂电换铅酸:额外增加补贴200元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市场反映来看,此次国补政策的优化,对电动自行车行业需求刺激效果显著。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商务部数据,截至今年5月31日,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累计超650万台,单月换新量达到130.0万台;对比2024年9-12月的以旧换新数量为138万台,单月换新量为34.5万台,2025年的单月换新量是去年的3.8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