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贸易逆差或将收窄

一、“限塑令”升级,带动国内聚乳酸(PLA)应用需求激增

聚乳酸(PLA),又称聚丙交酯,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随着人们对环境日益关注,全球对生物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聚乳酸市场创造了增长机会。从国内市场看,中国自2020年起逐步升级“限塑令”,要求到2025年重点城市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显著减少,快递包装、外卖餐具等领域明确要求使用可降解材料,而聚乳酸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环保特性,成为首选材料之一。

近年来,国内聚乳酸(PLA)应用需求激增。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聚乳酸消费量达15万吨,2024年我国聚乳酸消费量进一步增长至24万吨,增速高达60%。

近年来,国内聚乳酸(PLA)应用需求激增。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聚乳酸消费量达15万吨,2024年我国聚乳酸消费量进一步增长至24万吨,增速高达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我国聚乳酸产能持续扩张,但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仍较高

市场普遍看好发展,刺激聚乳酸产能持续扩张。2020-2024年我国聚乳酸产能由8.9万吨增长至30.9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聚乳酸产能达36.5万吨。

市场普遍看好发展,刺激聚乳酸产能持续扩张。2020-2024年我国聚乳酸产能由8.9万吨增长至30.9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聚乳酸产能达36.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当前国内聚乳酸以低级产品为主,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近年来我国聚乳酸进口金额大幅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1-4月,我国初级形态聚乳酸进口金额为4839.19万美元,同比增长42.69%;我国初级形态聚乳酸出口金额为2223.72万美元,不足进口金额一半。

当前国内聚乳酸以低级产品为主,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近年来我国聚乳酸进口金额大幅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1-4月,我国初级形态聚乳酸进口金额为4839.19万美元,同比增长42.69%;我国初级形态聚乳酸出口金额为2223.72万美元,不足进口金额一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国内龙头企业正崛起,聚乳酸贸易逆差或将不断收窄

聚乳酸国产替代加速。当前国内聚乳酸龙头企业正加速推进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化,重点突破丙交酯核心原料的规模化量产。国产产品未来有望充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有望不断提升,聚乳酸贸易逆差或将不断收窄。

国内聚乳酸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企业名称 产能布局 技术/产业链特点
安徽丰原生物 已建成5万吨产能;蚌埠规划30万吨新产能 打通“乳酸→丙交酯→PLA→纺丝”全产业链,覆盖纺织、包装等领域
浙江海正生材 现有产能6万吨;15万吨募投项目分两期建设 掌握“两步法”全工艺,产品达国际水平;聚焦3D打印、医疗高端应用
河南金丹科技 2024-2026年产能规划4.5万/6万/7.5万吨 乳酸产能全球前三;联合苏尔寿技术突破丙交酯工业化生产
安徽普立思 芜湖基地已投产5万吨;规划总产能30万吨 会通股份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专注全产业链研发与生产
金发科技 珠海基地3万吨产能(当前停车) 以改性技术切入,布局PBAT/PLA复合降解材料
中粮科技 吉林基地1万吨产能(当前停车) 依托玉米深加工基础,探索PLA与燃料乙醇协同生产
万华化学 四川眉山规划7.5万吨产能 依托石化平台整合生物基材料,布局高端包装和纤维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贸易逆差或将收窄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贸易逆差或将收窄

随着人们对环境日益关注,全球对生物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聚乳酸市场创造了增长机会。从国内市场看,中国自2020年起逐步升级“限塑令”,要求到2025年重点城市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显著减少,快递包装、外卖餐具等领域明确要求使用可降解材料,而聚乳酸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环保特性,成为首选材料之一。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具有原材料优势 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下游核心增量市场

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具有原材料优势 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下游核心增量市场

钕铁硼永磁材料属高性能的稀土材料,由于它具备高剩磁、高矫顽力、高磁能积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能发电、节能家电和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产量,具有生产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原材料优势,2023年产量为25万吨,同比增长10%。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节能降耗及环保标准的提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导电浆料行业分析: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市场技术迭代将加快

我国导电浆料行业分析: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市场技术迭代将加快

近年来,我国导电浆料下游市场整体呈现回暖或增长的趋势。未来,随着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及物联网设备普及,将持续推高导电浆料的市场需求。同时,伴随应用场景拓展,导电性、导热性及稳定性等性能要求将全面提升,高性能导电浆料产品需求量将持续扩大。

2025年07月25日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动!我国水电站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振 市场长期成长性确定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动!我国水电站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振 市场长期成长性确定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雅鲁藏布江下游规划5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0-7000万千瓦。据长江水利数据,此次开工建设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共规划5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预计为6000-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kwh,以外送消纳为主,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全球纳米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56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欧美为全球纳米材料主要市场,总占比达61.8%;亚太地区在环保意识和科技发展下对特殊材料需求愈发强烈,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纳米材料市场,占比达26.6%。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