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合信号芯片具有高密度互联等核心特点,是现代电子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集成电路依照电路类型可分为模拟芯片、数字芯片。模拟芯片主要用于处理模拟信号,可以分为信号链路和电源管理两大类芯片。数字芯片主要用于处理数字信号,可分为微处理器、存储器和逻辑芯片。在现代电子系统中,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交互频繁。模拟信号由于其连续性和波形特征,在传感器、音频和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而数字信号则靠其离散化和精准性在计算、存储和数据处理方面表现出色。
模拟芯片与数字芯片对比
项目 | 模拟集成电路 | 数字集成电路 |
处理信号 | 连续函数形式的模拟信号 | 价格低,稳定 |
技术难度 | 设计门槛高,平均学习曲线 10-15 年 | 电脑辅助设计,平均学习曲线3-5 年 |
设计难点 | 非理想效应较多,需要扎实的多学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 芯片规模大,工具运行时间长,工艺要求复杂,需要多团队共同协作 |
工艺制程 | 目前业界仍大量使用0.18um/0.13um,部分工艺使用28nm | 按照摩尔定律的发展,使用最先进的工艺,目前已达到 5- 7nm |
产品应用 | 放大器、信号接口、数据转换、比较器、电源管理等 | CPU、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存储器等 |
产品特点 | 种类多 | 种类少 |
生命周期 | 一般 5 年以上 | 1-2 年 |
平均零售价 | 价格低,稳定 | 初期高,后期低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混合信号芯片的出现旨在桥接这两种信号类型,优化系统性能并简化设计复杂度。数模混合芯片是把模拟和数字电路集成在单芯片上,能够同时处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芯片,主要目标是将模拟电路的高保真度和数字电路的高效性结合起来,使得系统既能够高效处理数字信号,又能精确地处理模拟信号,具有设计灵活、元件参数范围宽、高密度互联等技术特点,主要包括 Interface、ADC/DAC、Data Switch 等。
混合信号芯片核心特点
技术挑战 | 详情 |
设计灵活 | 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相对灵活,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
元件参数范围宽 | 元件参数范围宽、精度高、稳定性好,能够承受较高电压和较大功率。 |
高密度互连 | 随着多层布线结构和通孔工艺技术的发展,混合集成电路的密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多个关键领域应用前景明朗,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增长速度快于全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混合信号芯片在多个关键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在消费电子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广泛应用于beplay下载软件 穿戴设备、beplay下载软件 手机和beplay下载软件 音箱等产品中。在通信系统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能够处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和射频信号处理,尤其适用于5G基站的建设。在汽车制造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应用于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娱乐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中,它不仅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提供支持,如车载SerDes芯片单车用量超30颗。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下游应用需求增加,2024年我国混合信号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334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达33.2%;2017-2024年我国混合信号芯片市场规模CAGR达9.90%,高于全球的9.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全球混合信号芯片市场由欧美头部企业主导,国内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由于同时集成模拟和数字电路,混合信号芯片设计更复杂,具有技术难度大、定制化程度高的特点,与数字或模拟芯片相比,混合信号芯片开发成本高、设计周期长,对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项目经验要求更高,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混合信号芯片技术壁垒
技术挑战 | 详情 |
高精度信号转换技术 | 高精度信号转换技术包括模数转换技术以及数模转换技术两种。数模转换是将模拟信号按照一定的采样规则采集后进行处理,将其转化成相应的数字信号。而模数转换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
模拟与数字电路融合技术 | 模拟与数字电路融合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使用 CMOS 工艺:CMOS 技术既适合数字电路的高速开关,又可以满足模拟电路对低功耗和高线性度的要求。2)射频与高频设计:对于需要处理射频信号(RF)或高频信号的混合信号电路,还需要特别注意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干扰(EMI)。设计人员在选择器件和布局时,尤其要注意寄生效应、电源噪声的屏蔽、信号线的阻抗匹配等问题。3)时域与频域仿真:时域仿真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电路的瞬态响应,频域仿真则有助于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通过时域/频域仿真,设计师可以在设计初期就预见到电路的潜在问题,从而优化设计。 |
低功耗设计技术 | 在混合信号设计中,尤其是数字部分,功耗和速度常常需要权衡。在设计中,可以通过优化时钟频率、调整器件尺寸、选择合适的工艺节点等方式来平衡功耗和速度。 |
设计工具专业化 | 由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 (IC) 同时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电路,其设计通常针对特定用途。其设计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并需要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工具。此外,还存在一些专门的设计工具(例如混合信号模拟器)或描述语言(例如 VHDL -AMS)。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基于过去长久的技术投入、资金投入及客户资源积累,全球混合信号芯片市场由欧美头部企业主导,其中德州仪器、亚德诺、意法半导体等占据超 60.0%的市场份额。
混合信号芯片行业海外企业简介
企业 | 业务介绍 |
德州仪器 | 德州仪器主要从事创新型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电路方面的研究、制造和销售,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供应商,其产品下游应用涵盖工业、汽车、消费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其中工业、汽车两大领域贡献营收比例最高。 |
亚德诺 | 亚德诺产品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业务主要覆盖工业、通讯、汽车和消费电子与医疗等行业领域。 |
英飞凌 | 英飞凌主要提供高能效、移动性和安全性的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在模拟和混合信号、射频、功率以及嵌入式控制装置领域拥有技术优势,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通讯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
恩智浦 | 恩智浦在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方面能提供模拟前端、模拟开关、模拟手表电机驱动器、比较器等产品组合,主要服务于工业、通信和汽车领域。 |
意法半导体 | 意法半导体业务主要包括 ADG(汽车产品和分立器件)、AMS(模拟器件、MEMS、传感器)及 MDG(微控制器和数字IC)等,业务内容涵盖数字模拟混合芯片设计,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设备及通信等领域。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相比之下,国内混合信号芯片起步较晚,厂商前期投入相对较低,发展阶段与国外头部企业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国内企业如圣邦微电子、思瑞浦微电子等不断崛起,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并逐步在国内中低端市场站稳脚跟。根据数据,2024 年中国本土企业混合信号芯片市占率已达 30.0%,较 2023 年提高约 5 pct。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