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产风电设备期待产业化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施行,我国近年来在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同时,也面临着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困难的尴尬。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上网装机容量仅为50多万千瓦,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乃至发电设备制造水平,都落后于丹麦、德国等国家。  



  目前国外风电机组已达到兆瓦级,在2004年的汉诺威工博会上,4.5兆瓦的风电机组已面世,而国内目前本土化生产的最大风电机组是750千瓦。早前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暨国际可再生能源展览会上,来自欧盟、美国、日本、印度、中国等国的165家风电企业、研究机构,展示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各大展厅最醒目的位置被西班牙Gamesa、美国GE、瑞士跨国集团ABB、丹麦Vestas、三菱重工等众多世界知名风电设备公司所占据。我国除民营企业新疆金凤、国企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等为数不多的国内风电企业外,内蒙古北方龙源、浙江运达等企业只能是夹缝中。这令参观者也为我国的风电机组产业化感到忧虑。  



  据悉,世界著名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厂商--丹麦维斯塔斯集团即将进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据了解,美国、丹麦等国企业的风电机组在内蒙古朱日河、辉腾锡勒等几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几乎一统天下,能见到的国产化机组只有3台。同时,丹麦Vests公司等纷纷在国内设厂或与国内企业合作。落户上海的美国GE全球研发中心目前也正与国内一些风能厂商合作。这意味着外资企业敏锐地捕捉到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的先机。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大,据保守测算,仅陆上可开发的风电装机容量就达2.5亿千瓦,与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同一数量级,再加上近海的风能资源,我国可开发风电装机容量估计在10亿千瓦以上。所以国外专家评论,中国单靠风力发电就能轻而易举地将现有电力生产翻一番。  



  但事实是,20年来我国已建成的风电场仅有40多个,截至目前,我国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仅为50多万千瓦,实际风电装机容量也仅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0.14%,而且风力发电的设备主要靠进口。  



  据了解,我国风力发电已具备走向产业化的基本条件。近10年来,内蒙古风力发电设备成本已由每千瓦1万元降至七八千元,每千瓦时风电的含税还本付息成本价降至0.5元以下。所以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核算,我国风力发电的产业化条件已经成熟。但由于电价、关税、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不到位,企业的投资长期难以收回,市场自然成长不起来。  



  对此,有关专家直言,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倡导开发风能,但我国发展风电还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也缺少市场激励机制,包括风电开发的投资体制、国产化风机激励机制及政府风电采购政策等。  



  国内风电市场的高投入低回报,使国内数十家有能力开发生产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企业还在观望等待之中。  



  业内人士提出,我国的风力发电产业化只能从做大风电市场破题,而要做大风电市场,除了给予企业一些优惠的扶持政策外,还可借鉴国外对风力发电实行的绿色配额做法,即要求电网公司必须采购一定量的风电,实行多购奖励、少购处罚的办法,将其采购比例按国家发展风能的规划测算,并允许将这部分成本摊入电价。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比预期提前4个月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该法分别就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财政贴息贷款等做出规定;还明确规定电网企业要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提供便利,并全额收购符合标准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专家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风电机组产业化市场中来,我国实现风电机组产业化将不再遥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炭消耗保持高位 煤炭产业能源结构性转型持续推进

我国煤炭消耗保持高位 煤炭产业能源结构性转型持续推进

2025年1-4月,国内炼焦煤煤矿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量均稳步上升,市场供应量随之增加,进而对价格构成了下行压力。与此同时,下游钢材市场需求的减少导致了炼焦煤价格承压。这种市场供需的不平衡状态,最终促使炼焦煤市场价格出现下滑。

2025年05月15日
2025年钨精矿供应继续缩紧 稀缺性成就钨精矿战略地位

2025年钨精矿供应继续缩紧 稀缺性成就钨精矿战略地位

近年来我国钨矿探明量持续增加,使得国内钨矿储量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钨矿储量达 240 万吨,占全球储量 52%,其余钨资源集中地包括澳大利亚、俄罗斯、越南等,分别占比 12%、9%、3%。

2025年05月14日
BC电池行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国内已企业逐步扩产BC技术路线

BC电池行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国内已企业逐步扩产BC技术路线

近两年新投产的N型太阳能电池产能多为TOPCon产能,2024年TOPCon电池市场份额有望超过60%,占据绝对主流位置。BC电池有望随着头部厂商产能落地,渗透率将提高。

2025年05月06日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