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已步入产业化发展初期 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
与目前大规模应用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电池具有吸光能力强、厚度薄、弱光效率高、能耗低、原材料易得且成本低等优点,在光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已步入产业化发展初期阶段,实现小规模量产。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钙钛矿电池产能达到1.15GW,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到20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半固态将率先产业化
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核心取决于对正负极活性材料的选择,理论上要选择更高比容量的活性物质,但由于液态电解质电化学窗口较窄,高压高比容量的正极材料存在不稳定性,锂金属负极容易形成锂枝晶刺穿隔膜,形成电池短路造成安全隐患。当前液态高镍三元锂离子电芯能量密度理论极限或在350Wh/kg左右,在现有材料体系下,能量密度提升难有较大
生物柴油行业现状:原材料以植物油为主 产量持续增长 中国消费水平仍待提高
全球生物柴油市场需求快速增多,尤其在欧盟、印尼、美国、巴西等地区;而我国受成本偏高、市场认可度低等因素影响,生物柴油消费量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我国生物柴油以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具有环保优势,深受海外市场青睐,因此现阶段我国生物柴油产品多用于出口,2023年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已超90%。
我国三元材料行业出货量下滑但产能持续上升 多家上市企业业绩承压
自2023年起,受车企优化成本、动力电池行业去库存等因素影响,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甚至在2024年出现负增长。同时,受磷酸铁锂挤压,其出货量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中的占比持续缩小。此外,近年来我国三元材料行业马太效应明显,集中度逐渐提升,容百科技、南通瑞翔位于第一竞争梯队,2024年产量超过10万吨。
退役潮临近! 大量资本相继涌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 但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退役、报废锂电池数量快速增长,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需求将持续上升。磷酸铁锂电池的早期循环寿命可达2000-3000次,三元电池的早期循环寿命可达1500-2000次,早期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大致为5-8年。据此假设,早期装机动力电池将在2023-2030年迎来大规模退役。
我国光伏银浆消耗量持续上升 正面银浆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进程不断推进
在下游旺盛需求推动下,我国光伏银浆消耗量不断上升,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2023年同比增长49.25%。目前,正面银浆为我国光伏银浆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自2021年起其消耗量占光伏银浆消耗量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80.65%。
我国锂电隔膜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 供需错配下产品价格走低
随着大量新增产能集中释放,近两年我国锂电隔膜市场供需错配,整体处于供过于求局面,成本竞争与价格竞争激烈。在此背景下,自2023年起,我国锂电隔膜价格呈现下行趋势。随着国内锂电隔膜市场竞争激烈,为拓宽市场空间,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龙头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我国已成全球功能性膜材料最大消费市场 目前光学功能膜材料为最主要产品
近年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电子信息制造业、消费电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功能性膜材料也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2019-2023年,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锂电池等出货量迅速增长带动电池检测市场快速发展 目前行业向系统化等方向迈进
电子电器检测作为检测服务行业的新兴领域,2016-2023年市场总体呈较快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7.50%。虽然其中2020 年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电子电器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进入2023年以来,行业市场规模及其增长速度恢复到了持续健康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子电器检测市场规模286.05
主流及新兴市场共推全球大储行业装机增长 中国企业积极出海且已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和美国为全球大储主流市场,大储行业稳定发展;欧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也逐渐起步,需求有望高增。在主流市场和新兴市场共同推动下,全球大储装机有望进一步增长,预计2024年、2025年达57.8GW、77.8GW,上年同比增长76.8%、34.6%。
上游镍工业进步及镍价走低叠加下游多领域兴起 镍基导体材料行业空间将打开
近年来,国内企业镍基导体材料制造技术创新成果显著,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逐步缩小与美国、日本等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目前国内企业中远航精密的技术研发成果已取得一定进展,为镍基导体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其镍带、箔产量在行业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
晶圆产能扩张+制程技术迭代下我国前驱体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金属基前驱体占比最大
预计到2028年我国半导体前驱体材料市场规模达到17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目前在前驱体材料市场中,硅基前驱体与属基前驱体是两大主流产品。其中金属基前驱体成为了半导体前驱体材料市场中第一大细分市场,占比近50%。
户用光伏行业现状:主要用户大省“熄火” 新装机断崖式下滑 江苏一跃成为第一
但进入2024年,我国户用光伏增长放缓,主要户用大省“熄火”,新增装机出现断崖式下滑。江苏和安徽两省正逐渐取代河南省第一户用大省的地位,成为了户用市场新的装机大省。有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江苏新增户用光伏装机669万千瓦,占据全国第一。
我国液化天然气行业:产量稳增 对外依存度下滑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我国液化天然气产量不断增长,由2017年的829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2037.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17%。进入2024年,其产量继续上升,1-11月累计产量达到2274.6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增长23.73%。
新能源车渗透下三元前驱体行业需求稳增 中国为主产国 市场趋向高镍单晶化
三元前驱体的技术壁垒使得行业集中度较高。2023年国内三元前驱体行业出货量CR5为75%,其中中伟股份市占率接近30%,湖南邦普、格林美、华友钴业市占率均超10%。伴随动力电池对续航能力、安全性等要求逐渐提升,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材料正持续走向高镍化、单晶化。
中国加强出口管制 全球锗行业供应量受限 市场价格整体上行
目前,全球已探明锗资源约为8600吨,其中中国位居全球第二(储量为3526吨);全球金属锗产量为138吨,其中中国金属锗产量达到94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而自2023年8月1日起我国对锗、镓等相关产品进行管制,施行出口许可计划,锗出口量近两年逐步下降,2023年为15401吨。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分析:供应量或将过剩 产能出海且海外投资潮涌动
磷酸铁锂电池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5G基站、电动船舶、航天等领域。目前,市场上多数磷酸铁锂厂商手握大量订单,主要受益于动力电池消费市场回暖和储能领域的强劲需求。根据数据,2024年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847.5吉瓦时,累计同比增长38.3%;预测2024年储能累计装机容量为128609MW。
我国光学膜行业现状分析:产需稳增但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随着光学膜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政策持续推动以及LCD产能向国内转移,我国光学膜产量和需求量持续上升,2022年分别达到8.94亿平方米和19.1亿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43%和4.37%。同时,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2017年的298.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41.7亿元,年均复合增
全球铀矿行业供应市场分析:澳大利亚重启蜜月铀矿 加拿大恢复两大矿产
铀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矿物之一,下游应用几乎完全用于发电,小部分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和海军推进。全球15个国家拥有铀资源量的95%,剩余5%分布于另外24个国家。据核能机构(NEA)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资料显示,铀资源储量前三大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加拿大,澳大利亚铀资源量占比达28%,哈萨克斯坦
我国勃姆石行业:湿法隔膜趋势下需求广阔 预计2025年需求量将达到8.2 万吨
勃姆石作为提升锂电池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材料之一,凭借着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在锂电池行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其需求也在水涨船高。目前湿法隔膜已成趋势,作为无机涂覆材料中氧化铝的替代者,勃姆石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电池用勃姆石需求量将达到8.2 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