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具备多项推动因素

导读:2017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具备多项推动因素,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因此医药产业各环节受政策及监管法规的影响均较大。研发方面,化药制剂分类的调整、临床数据资产核查、仿制药的评价、临床急需产品的调整、药用包含辅料和药用管理审批的公告等都会对整个药品市场造成影响。
参考行业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因此医药产业各环节受政策及监管法规的影响均较大。研发方面,化药制剂分类的调整、临床数据资产核查、仿制药的评价、临床急需产品的调整、药用包含辅料和药用管理审批的公告等都会对整个药品市场造成影响。政策方面,医疗改革逐步提升基层医疗能力、鼓励社会办医、推进药品零加成、控制药占比等多项举措也在改变着药品市场的结构。

  未来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增长、优化、整合、监管四个关键点。

  新增长时代,政策、老龄化等因素将继续利好医药行业,更多创新药物和医疗政策问世也将更多刺激行业增长。

  新优化时代,医改深入进行、分级诊疗制度逐步推进、基层医疗市场逐步强化,影响药品终端市场的结构。基层医疗市场布局零售渠道将成为未来方向,多家大型外资制药公司如赛诺菲、阿斯利康等都已开始布局基层市场,医药代表对基层医院的拜访会更加频繁。

  新整合时代,医药行业会进一步整合,并购数量和金额会逐年增长,药企合作极速扩张,国企、外企及资本之间的合作形式更加多元化,通过建立更大规模的金融实体控制成本,抵御风险。

  据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了解,新监管时代,医药行业监管将会更进一步增强,市场准入地位进一步提高,促使行业洗牌和企业转型。

  2016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具备多项推动因素:
  1、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人口增长、慢性病发病数量增加、老龄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基层医疗需求旺盛等一系列变化,都属于医药产业发展的刚性需求,其会使整个医药市场不断膨胀增长。

  2、支付能力提高。目前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人均医疗保障力度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意识和疾病负担的能力增强,使得整个人群的医疗支付能力进一步提升。

  3、医疗卫生投入力度不断增加。2015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突破4万亿,占GDP百分比为6.0%,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的不断增加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4、宏观政策红利。“健康中国”现已成为国家战略,医疗健康产业建设提高到了国家层面。除此之外,《中国制造2025》中的重要领域发展方向、《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都为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在机会面前,医药市场发展还同时面临多项挑战:

  1、宏观经济影响。2015年我国GDP增速为6.9%,已降至7%以下,同期药品市场规模的增幅仅为7.87%,表面上看医药市场的增速高于GDP增速,但宏观经济环境不振会对整个医药市场造成较大影响。

  2、行业标准及监管趋严,产品成本加大。2015版《中国药典》以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均指明,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概念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球新”概念,而且所有改良剂型的产品必须是临床及生产短缺的产品。不断增加的生产工艺自查要求、药品审评审批的全面改革均显示出医药行业标准及监管越发严格的变化趋势,药品生产的成本会不断增加。

  3、药品采购及药价管理机制对市场施压。我国最新确定的药品招标采购方法、取消药品最高零售价规定,使药品价格的控制压力日益凸显。药品采购和药价管理的新机制对医药行业发展也将产生新的重要影响。近日,人社部相关人员表示,未来多家企业在某一治疗领域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时,制定支付标准将以通用名为标准,即原研药和仿制药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区别只在于商品品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