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农资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大势,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 4%,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大环境下,生产资料市场运行保持基本稳定,但受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外市场需求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总体呈现稳中趋缓态势,与整体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一、生产资料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增速适度回落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核算,2014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到s8. s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 8% ,增速较上年回落3. 1个百分点。从全年走势来看,上半年保持平稳,三季度出现小幅回落,四季度降幅进一步扩大,月度增速在8. 8%至9. 9%之间小幅波动。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速与GDP增速的弹性系数约为1. 2,仍处于1. 2至1. 6的合理区间内。
图 2014年中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1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213. s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 9%;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 6万亿元,同比增长6. 9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 6%,比上年下降0. 3个百分点。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为3. 3s,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显示出创造单位GDP所需的物流规模有所下降。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二、生产资料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供需矛盾有待改善
2014年,国民经济逐步步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全年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平均水平为50.7%,四个季度分别为50.3 %、50.7%、51. 3%和50.4%,走势总体较为平稳。其中,2014年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全年呈现平稳较高走势,各月均值为53.0%,较上年同期提高0. 3个百分点,显示生产活动保持较强活力。而新订单指数均值为51.6%,较上年同期下降0. 1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均值高于新订单指数均值1. 4个百分点,且各月生产指数均高于新订单指数,差距最大达到2. 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虽然经济走势总体平稳,但生产回升过快,需求相对不足,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
从主要品种看,生产资料供给平稳增加。据测算,10种塑料原料、烧碱2014年供给量增幅超过10%,分别达到14. 3%和11.4%;汽车、铁矿石、钢的供给量增幅超过5%,分别达到8.6%a, 7.8%和5. 6%;焦炭供给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4年1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需平衡表
(国内消费和库存为刚算数)
三、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持续下行,进出口价格均有所下降
2014年,受宏观经济以及生产资料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等因素影响,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处于持续下行通道。全年生产资料市场累计平均价格比上年下降4. 4%,但降幅较上年收窄0. 21个百分点。从全年走势上看,除5月份环比小幅上涨外,其余各月均环比下降。从监测的9大类品种看,除木材及制品和汽车类产品价格分别上涨2%和0. 2%外,其他主要大类品种价格均呈下降走势。煤、黑色金属价格降幅超过5%,分别下降10.9% } 9. 2%;成品油、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建材、机电设备价格分别下降4. 8%、4. 1 %、3. 7%、2. 6%和0. 6%。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影响,生产资料进出口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进口价格降幅大于出口价格降幅。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进口方面,各月价格环比持续下降,降幅前三季度逐月扩大,第四季度略有收窄,最大降幅达到7. 2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2. 3 %,比年初下降4. 7%。其中,工业生产资料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2. 4%。在结构上,除汽车、化工和木材类生产资料进口价格同比有所上升外,其他各大类产品进口价格均有所下降,有色金属、煤炭和建材类产品价格降幅较为明显。农业生产资料进口累计平均价格全年变化不大,较上年基本持平。出口方面,除2月和8月价格环比持平外,其他月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全年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2. 3 %,比年初下降3. 4%。其中,工业生产资料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2.3%a。
在结构上,除油品出口价格同比有微幅上升外,其他各大类产品出口价格均有所下降,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类产品价格降幅较为明显。农业生产资料出口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 0%。
图 2012年以来各月生产资料市场综合 价格升降变化情况
表 2012 2014年各月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变化情况〔±%)
四、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效益增长放缓.盈利能力巫待改善
2014年,中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效率指标普遍下降,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据重点调查的1231家生产资料批发企业数据显示,2014年资产规模保持增长,资产负债率上升,经营状况和利润总额下滑幅度较大。资产总计为31882亿元,同比增长13. 7%。其中,流动资产合计18496亿元,同比增长7. 5%;负债合计为23813亿元,同比增长21. 4%,负债增速高于资产增速7. 7个百分点。1231家企业实现生产资料商品销售总额109316亿元,比2013年减少5530亿元,下降4. 8 %,是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企业利润总额为780亿元,比2013年减少334亿元,下降30% 。
从区域结构来看,2014年西部地区的销售总额在四大地区中唯一保持增长,略微增长0. 3 %,其营业收人、利润总额在四大区中也下降最小,分别下降1. 00% , 15. 30% ,说明西部地区受到经济下行影响较小;中部地区销售额、营业收人都有所下滑,分别下降2. 10% , 1. 80%,整体利润由正转为一85亿元,比上年减少139亿元;东部地区销售额、营业收人、利润总额分别为91850亿元、56621亿元、704亿元,比2013年分别下降5.5%, 6.2%、18.9%,说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在东部地区显现较为明显;东北地区销售总额、营业收人有不同程度下滑,分别下降6.2%,5. 5%,利润总额大幅下降29.8 %,说明东北地区企业盈利能力巫须提高。
文章内容如有错误,欢迎来电指正。本文由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