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民用领域应用主导我国锦纶纤维市场,随着防晒衣、瑜伽服、女性内衣等下游新兴市场热度攀升,我国锦纶纤维表观消费量日益增多,拉动国内产能、产量稳步扩张。
伴随国内生产技术进步,我国锦纶纤维产品与国际技术先进产品的差距逐渐缩小,近年来我国锦纶纤维进口量持续下降,出口量持续增多。
从产能分布看,我国锦纶纤维生产区域性特征明显,华东地区产能占比高达68%;但我国锦纶纤维企业竞争分散,CR4仅为29%。
一、防晒衣等下游新兴市场热度攀升带动锦纶纤维表观消费量增多,锦纶6行业地位突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锦纶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合成纤维是以石 油、煤和天然气等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主要包含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等。
常见合成纤维性能比较
类别 | 涤纶 | 锦纶 | 丙纶 | 腈纶 | 芳纶 |
比重 | 1.38 | 1.14 | 0.93 | 1.17 | 1.45 |
回溯率(%) | 0.40 | 4.50 | 0.00 | 2.00 | 4.90 |
拉伸强度 | 优 | 优 | 优 | 良 | 优 |
耐热性 | 良 | 良 | 中 | 良 | 优 |
耐酸性 | 良 | 良 | 中 | 良 | 优 |
耐碱性 | 中 | 优 | 优 | 良 | 优 |
耐磨性 | 优 | 优 | 良 | 中 | 良 |
抗老化性 | 良 | 中 | 差 | 中 | 良 |
吸湿性 | 中 | 良 | 差 | 中 | 良 |
抗水解性 | 优 | 中 | 良 | 良 | 良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锦纶纤维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其化学名称为聚酰胺(PA),俗称尼龙,由基本石油化工产品制成。与其他合成纤维相比,锦纶纤维在弹性亲肤、吸湿性、强度、回弹性等方面表现优异,且干爽状态下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十几倍,舒适度较好,因此适用于运动休闲服、瑜伽服、女子内衣等领域;同时,锦纶纤维在保持轻质的基础上兼具耐磨、透气、防风等性能,因此锦纶纤维行业同样适用于户外装备、冲锋衣、羽绒服、军用纺织品等领域。
民用领域应用主导我国锦纶纤维市场,需求占比高达75%。随着防晒衣、瑜伽服、女性内衣等下游新兴市场热度攀升,我国锦纶纤维需求日益增加,表观消费量由2019 年的 213.47 万吨增长至2024 年的 281.45 万吨,CAGR达 5.6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锦纶纤维在民用新兴领域应用现状及前景
应用领域 | 应用现状及前景 |
防晒衣 | 锦纶纤维系防晒衣的主要纤维材料。目前市面上的防晒衣产品主要以锦纶和涤纶纤维为主,其中涤纶材料的成本较低,透气性相对满足,但透湿性相对不足,且亲肤性相对较低,染色色牢度也较弱;而锦纶纤维属于行业高端布料,透湿性及透气性均较好,且从体感来说,锦纶面料具有手感柔软、亲肤性好、染色牢度好、不易掉色的特点,是防晒衣产品的主要面料之一。伴随着国民防晒意识的提升、轻量化户外活动的增加、穿着场景的多元化等因素,我国防晒服配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防晒衣以超过 50%的市场占比成为防晒服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催生锦纶纤维新需求。 |
瑜伽服 | 随着女性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瑜伽运动正在加速渗透,而瑜伽服对亲肤性和弹性具有特殊要求,因此对于锦纶的需求较为刚性。全球最大的瑜伽品牌 Lululemon 维持强势成长势头,与此同时,运动巨头耐克、阿迪以及本土品牌安踏、李宁等品牌纷纷加大对女子瑜伽品类的布局。 |
女性内衣 | 由于内衣对耐磨性、弹性、吸湿性、亲肤性的要求很高,因此往往需要运用到锦纶 6 或者锦纶 66 纤维。内衣消费作为刚性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内中等收入群体占比逐步提高,其功能性需求逐步向品质化、场景化需求延伸,消费观念和健康观念的概念让女性消费者购买内衣的频次和单价整体提升。消费习惯的改善驱动女性内衣产品不断更新迭代,消费迎来新的增长点。 |
户外装备 | 户外运动装备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强度、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能力,因此对于锦纶纤维的需求较大。近年来随着社会健康理念的普及和国民收入提升下消费升级的浪潮,户外活动的种类不断增加,居民参与度不断提升,消费能力也逐步增强,国内户外装备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
羽绒服 | 羽绒服、滑雪服面料对于防风、强度、耐极寒的性能要求较高,对锦纶纤维的需求较高。我国幅员辽阔,寒冷地区广布,除南方少数几个省份外,冬季全国大部分省份最低温度在 0 度以下,且伴随着 23 年哈尔滨等北方旅游城市的爆火,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羽绒服的需求量提升。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照分子结构,锦纶纤维可分为锦纶6、锦纶66、锦纶 11、锦纶 610 等,其中锦纶6纤维和锦纶 66 纤维应用最为广泛。锦纶6较锦纶66 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抗溶解性能以及吸湿性,在锦纶纤维消费中占比较大,约为 83%,主要用于服装、床上用品、箱 包、伞、绳、窗帘布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我国锦纶纤维自主生产力及竞争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出口量持续增长
受益于市场消费需求拉动,我国锦纶纤维产能、产量稳步扩张。2019-2024年,我国锦纶纤维产能由294.60 万吨增长382.9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8%;我国锦纶纤维产量从220.88 万吨增长至304.51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锦纶纤维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伴随国内生产技术进步,我国锦纶纤维产品与国际技术先进产品的差距逐渐缩小,近年来我国锦纶纤维进口量持续下降,出口量持续增多。根据数据,2019-2024年我国锦纶纤维进口量由4.4 万吨下降至1.01 万吨,我国锦纶纤维出口量由11.84 万吨增长至24.06 万吨,创历史新高,显示出我国锦纶纤维强大的自主生产力及竞争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我国锦纶纤维生产区域性特征明显,企业竞争分散
从产能分布看,区域方面,我国锦纶纤维生产区域性特征明显。截至2025 年 5 月 15 日,我国华东区域锦纶纤维产能占比达 68%,其中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四省为主要产能聚集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企业方面,我国锦纶纤维市场集中度较低。截至 2025 年 5 月 15 日,国内锦纶纤维行业 CR4 为29%。未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国内聚合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规模化效益将逐渐显现,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