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其维修市场供需缺口大,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并且形成四大派系(主机厂、电池厂商、独立第三方厂商、保险公司),以争取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新能源维修市场红利仍未完全释放,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1、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传统燃油车核心区别集中于“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新能源汽车维修是指为确保车辆始终保持正常、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按照既定周期与规范标准,对车辆各系统及部件开展维修、检查、清洁、紧固、调整、润滑,以及更换易损件等一系列专业操作。通过系统性维护,既能及时排查车辆潜在隐患、预防故障发生,延长整车使用寿命,保障驾乘人员出行安全;又能有效维持车辆的核心性能,如续航能力、动力输出效率等。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体系新增了多项专属内容,例如充电桩安装调试、远程在线升级(OTA)、多样化补能服务等。在具体维修场景中,两者的常见故障类型差异明显:新能源汽车无需进行发动机系统的维修,转而新增了针对“三电”系统的专项维保项目。
新能源汽车常见部件故障主要集中领域
种类 |
领域 |
动力电池系统 |
包括BMS(电池管理系统)故障、单体电芯故障、高压线路连接故障等 |
驱动电机系统 |
涵盖电机机械结构故障、定子绕组故障、转子绕组故障等 |
电控系统 |
涉及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故障、高压电器系统异常、电路短路故障等 |
beplay下载软件 网联相关 |
如车载ECU(电子控制单元)故障、各类传感器失效、软件系统运行异常及升级适配问题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其维修市场供需缺口大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均超40%。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20%左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编写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预计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未来,在各项政策的推进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良好,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空间较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假设将新能源汽车保修期明确设定为8年,2025年至少有50万辆新能源车超出保修范围。并且,此后预计每年将有至少超过100万新能源车过保。
然而,过保电车规模的快速扩张,也使得其与专业服务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加剧。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现有燃油汽车维修保养相关的企业约40万家,但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只有2万-3万家,而具备三电系统维修能力的修理厂仅占2%,即200家。
因此,供需失衡直接导致新能源汽车维修的高成本。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主要集中于三电维修,其中电机故障率较低,电控系统以软件检测、电器维修为主,核心问题还是出在电池维修和更换之上。根据相关资料,我国主流新能源车品牌的电池成本占整车比例差异明显,最低为30%,最高达70%。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包的平均零整比为50.96%,这意味着其单件价格已超整车价值的一半,而0-10万元价格区间的纯电动车型比例高达64.49%。
随着新能源汽车退役潮的临近,退役动力电池的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产生退役动力电池16.8万吨,同比增长78.3%。其中,停用新能源汽车产生退役动力电池14.5万吨,车辆维修产生退役动力电池2.3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据中汽协会根据企业上报的新能源汽车(含改装车)产销数据统计,2016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双双超过50万辆,分别达到51.7万辆和50.7万辆,其中2016年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09万辆,意味着仅2024年就将有超6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超出质保期。这也意味着,2025-2032年,我国将有超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质保到期,并且预计到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三电”维保在后市场的规模可能会达到400亿元左右,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产值将有望突破1000亿元。
3、四大势力割据,争抢新能源汽车维修权
在如此庞大的市场吸引下,越来越多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并且形成四大派系(主机厂、电池厂商、独立第三方厂商、保险公司),以争取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主要参与者分析
参与者 |
市场现状 |
典型企业案例 |
车企 |
对核心技术的垄断,死守技术闭环 |
比亚迪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区域维修中心”,通过封闭的“送修-替换-回收”链条将电池维修牢牢锁定在自有体系内;特斯拉与理想则凭借直营机电中心与超长延保政策绑定用户。 |
电池厂商 |
逆向突围 |
宁德时代以1700万装机量为支点,推出“宁家服务”三级体系(直营中心-授权店-返修中心)。截至2025年2月,“宁家服务”国内网络共计607家,其中电池返修中心12家,覆盖主要城市。凭借着规模优势,宁德时代的业务正从B端供应链延伸至C端服务,但再制造电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翻新电池难以市场化流通,成为制约其扩张的关键瓶颈。 |
独立第三方 |
夹缝中生长 |
绿动工坊以加盟模式快速渗透下沉市场,门店突破1000家;迅维科技凭借自研诊断软件,实现百家门店的技术赋能;电驴闪修则创新采用“店中店”模式,嵌入中升集团等4S店共享钣喷资源。但仍面临着资质与技术的双重掣肘。 |
保险公司 |
自建维修网络 |
中国人保旗下的邦邦汽服推出了“中保智修”连锁体系,提供三电维修、事故维修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北京旗舰店已投入运营。此外,人保厦门分公司也与当地4S集团厦门信达国贸汽车集团合作,共同建设了集充三电维修、综合钣喷中心、定损中心等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客户服务中心。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猫虎狗”(天猫养车、途虎养车、京东养车)、驰加等汽服连锁品牌正以“1+N”模型布局三电业务。但是,当前这些连锁品牌大部分采用“燃电一体”模式,其新能源业务更多是面向C端客户提供轮胎、洗美轻改和维保服务,新能源汽车专修业务规模化落地仍有待观望。
4、平均车龄逐步上升,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加速崛起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车龄呈逐步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与汽车市场的整体发展一致,2023年我国乘用车平均车龄已提升至6.8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庞大的保有量基础叠加车龄增长的双重驱动,正推动维修市场加速崛起。
具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维护细分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扩张态势,在2020年后进入高速增长通道,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39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5.11%。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渗透与车龄结构的进一步成熟,维护需求将不断释放,行业规模有望持续扩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